NO.889 - 拖欠军饷
作者:SOUL迪尔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与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笔者今天来聊聊民国军费开支与军饷拖欠的问题。
养兵入不敷出
▼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估计大部分人都只关注了用兵的那一时,却都不知道平日里养一支军队有多麻烦,花销有多大。就拿民国时期来说,连年战乱和土匪横行,使得各地大小军阀都会保持一定数量的常备军。
民国军阀部队
虽然这些军队相对于中国的人口来说,动员率是很低的,装备和训练也都非常差,但凭借民国政府微薄的收入,想要供养他们还是显得非常困难。
举几个例子,1926年春,四川军阀刘湘所部番号有10个师,官兵总数合计近6万余人,每月军费开支需要112万元,而他控制区每个月的收入却只有46万元;1936年6月两广事变期间,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将所部2个军扩编为5个军,这样桂军每个月的军费开支激增到700万元以上,但广西每个月的财政收入也才不到200万!
四川军阀刘湘
打仗的最终打的还是经济仗,军阀军费的不足因此往往影响到战争的进程,蒋桂战争期间,由于夏威的第7军官兵的薪饷经常要延迟几个月才能发放到手,在蒋介石区区20万元的诱惑下,第7军师长李明瑞、杨腾辉干脆选择收钱走人,使得胡宗泽、陶钧指挥的湖北桂军陷入不利境地。
中原大战期间,暂编第21师师长杨虎城鉴于冯玉祥养不起他手下的那么多官兵,干脆直接投降了财大气粗的蒋介石,并在之后的进军陕西和讨唐战争中立下大功。
五花八门的筹款
▼
军费不足咋办?当然得想办法筹款啊,对于控制地方行政权的大小军阀来说,这倒不是个大难题。
四川的大小军阀,会对普通老板姓的田产预征赋税和借垫军费,借垫军费虽然名义上是「借」但从未还过,预征赋税则由于每年要预征七八年,到1933年统计时四川各地军阀的预征赋税已经提前征到民国七十多年。除了田税外,四川军阀还在城市里各处设卡,征收各种名目繁多的捐税。
同时期的工农红军同样面临军费不足的窘境,何况每次遣散国民党军俘虏都要每人发几块大洋,开销更大。当然设卡征税和提前预征这种加重劳动人民负担的做法他们肯定是不会采纳的,工农红军的筹款办法可谓简单粗暴,即打土豪:到民愤极大的大地主大资本家家里去抄家,实物家件分给来助阵的农民,银元则由红军带走用作军队薪饷和办公经费。
红军在墙上书写打土豪的标语
不过与人民作对的土豪恶绅毕竟有限,只靠他们是不能满足需求的,红军的另一种筹款方式是向普通地主和资本家收取一定比例的革命经费。
每到一地,红军都会找到当地的商会、乡贤,而后者也会很爽快的捐出这笔费用。这倒不是红军逼款太狠,而是相比吃相难看的土匪和军阀部队,红军这笔款的数目还是能让资本家们接受的。
对于那些驻扎各地的军阀基层部队,既无地方行政权,又无法向跟他们长官有利益关系的地主、资本家索要费用,那当他们面临军费短缺的情况时,又该咋办呢?其实军阀军官们反而乐意脱离上级的视线驻扎到各地,因为在地方上经常可以收到「黑钱」。
在稍微发达一点的地方市镇上,那些烟馆、赌场、妓院的老板们,害怕这些没仗打、精力过剩又没什么消费能力的大兵们会上门胡闹,影响他们做生意,因此会经常主动拿钱孝敬当地军阀驻军的官长们,请求他们约束好自己的手下,那些商会、乡贤之流的也会如法炮制。
好一点的军官,会把这笔钱拿出一部分分给士兵们收买人心,贪心点的则直接全塞进自己的腰包,这也是为啥广西等穷地方的军阀官兵们一心想打到发达的地区享福一样。
民国的赌场
被拖欠的军饷
▼
军阀都知道金钱乃军队稳定之本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他们对于军饷的发放一般还是比较重视的,没啥特别情况不敢拖欠,导致民国军队工资拖欠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复杂的因素。
军队内部腐败是导致薪饷拖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许多军阀提拔军官的第一标准便是对自己忠诚,其他诸如吃喝嫖赌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些无伤大雅的小矛盾。
由于军队生活枯燥无聊,又缺乏经济与生活上的监管,在外界的诱惑下,很多军官会把闲杂时间都放在喝酒、嫖娼和赌博身上,后两者所消耗的银元数目是巨大的,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空亏,一些军官干脆把手伸向了军饷,通过层层克扣,最后分到士兵手下的薪饷已经所剩无几。
1945年国军给民工发饷
另一方面,拖欠薪饷也是一种改造非嫡系部队的政治手段。军阀混战后蒋介石收编了许多大小军阀的部队,虽然这些失去地盘的部队名义上算是中央军了,但自己的一套人事系统还在,作战时只肯服从自己的官长,政治上非常不稳定。蒋介石便利用故意拖欠工资的方式,助长其中下层官兵的不满,然后视情况将这些部队缴械解散、分散改编或是撤换长官。
除了有江浙财团支持的蒋介石的中央军和能做南洋生意的陈济棠粤军能做到按时发饷外,其他大小军阀或多或少会存在欠饷的问题,有的甚至会拖欠长达数个月,这严重影响了军队的稳定。
1928年7月,时任湘军独立5师团长的彭德怀,利用部队已经被拖欠薪饷长达五个月之久的机会,以「闹饷」的名义将部队组织起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平江起义。
平江起义纪念雕塑
张发奎的公积金
▼
在非中央军的军阀部队中,粤军张发奎部和桂军在薪饷管理方面做的比较好,他们一般都能做到部队账目公开,官兵同吃同住,所以拖欠官兵薪饷的情况较少发生,部队战斗力和忠诚度因此也非常高。
特别是张发奎部,由于在北伐战争中深受在其中工作的共产党员的影响,部队官兵严禁烟嫖赌,即使是在走上与人民作对的反动道路时也依然坚持这么做。
鉴于军阀战争期间不少部队不能按时领到薪饷,又经常更换主子一时找不到领薪饷的地方,1926年张发奎在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12师师长后,大胆实行了一套公积金管理办法,来解决拖欠薪饷的问题。
当时张发奎的第12师每个月领取的工资按每营450人的标准发放,但实际上受伤病、逃亡和外调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即使是不打仗的和平时期,每个营平时只能维持在将近400人的规模,这样等于每个营可以节省50人以上的月薪。累积下来,第12师每个月会结余出至少1000的薪饷,按每个士兵十元五角的月薪来算,该师每个月能结余至少一万元!
北伐战争中的张发奎及其部下
这种发「空饷」的情况在各军阀部队都会存在,在有的军阀部队会被中下级军官私吞,在粤军、桂军这种账目公开的部队则会被作为每月尾款拿来给士兵们改善伙食,张发奎则决心将这笔钱拿来做大用处。他成立了一个师公积金委员会,将每个月全师的空饷集中起来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用。
为了得到中级军官们的支持,每个月他们会得到一笔名为「特别办公津贴」的补偿金,具体为团长500元,营长300元,连长100元,张发奎自己则能领到800元。
虽然之后张发奎从到武汉国民政府阵营跳到广东北伐留守阵营,又从蒋介石阵营跳到广西桂军阵营,但这笔公积金依然跟随着他,并且一直在不断滚雪球般增长,到1930年夏已经累积几十万元,并被他数次挪用来补发没有及时领到的军饷。
余汉谋与张发奎、薛岳
1930年张桂联军在衡阳之战中被粤军蒋光鼎、蔡廷锴部击溃,张发奎感到未来已经没啥出路,于是把这笔公积金提出来分给仅剩的2000官兵,提议散伙各走各的路。虽然之后在李、白的劝说下张发奎又恢复了和蒋介石作对的斗志,但他这笔公积金的历史到这里算是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