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别人双11的业绩,我选择退出群聊
经历了两个月的准备工作一切都在昨天尘埃落幕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为了逃离朋友圈的问候连夜买挂票走的
去年双11有位店主,双11当天业绩就达到百万,原以为赚大发了,结果一算账竟然还亏了三万。
原来店主为了冲业绩,前期砸了不少钱进行预热推广,然而双十一当天卖出的大多是没有利润的产品,虽然业绩比较好看,可是扣除推广和其他成本,其中的苦楚只有店主知道了!
烧钱推广的大有人在,你烧钱,每天浏览量就有一些,但是如果东西利润不高的话,这样的假爆款只会给店铺发展带来持续的负增长。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稀奇。很多人都应该听过“二八法则”,那就是20%赚钱,80%不赚钱。
一开始,每个人都认为实体店的成本很高,生意很难做。但在电子商务成本不低于实体店的今天,电商行业也同样的难。
上周出了一件“著名的”薅羊毛事件,登上了知乎热搜榜第一,直接把一家农民开的天猫店薅到了倒闭。
这家店铺的主人,自称是一对农民出身的叔侄,不小心把自家的橙子价格标成了 20 多块钱 4500 斤(应该是 4500 克)。 一位拥有 50 万粉丝的叫做“路人A-”的 UP 主发现后,鼓动粉丝去薅羊毛,据店家称,一晚上被拍下了几万单,涉及金额高达 700 万。因为发不了货,店铺被羊毛党们投诉到关店。
当时在这个临近双11的紧要关头,一个不慎就让自己的店铺万劫不复。除了这种特殊情况之外,影响双11业绩的,还有很多很多方面。
11·11大促狂欢
做不好战前运营,等于没参加双11
下面这张图是某个运动器械类店铺,2018年8月销售额是53万。▼
到了10月的时候,销售额已经到达132万了。▼
那么我们直接来看11月份的,230万!相比8月份翻了4倍,虽然11月份的销售额集中在双11这一天,但是看上面10月份的图,就能明显看到临近双11时,整体销售额的变化。
如果上面这个数据还不算直观的话,看看下面这个店铺的业绩。
11月份是9月和10月的两倍,甚至从18年11月到19年3月,销售额还在持续性增长!
双11前期铺垫工作做好了,它为我们店铺带来的将会是持续、高频高额,甚至是经久不衰的流量。
那么难点就来了,前期铺垫工作到底要怎么做?
第一步是前站运营
重点:双11整体布局计划与活动产品规划、双11报名与预售商品报名、双11预算与新品快速打爆等内容。
第二步就到了蓄水期
蓄水期的核心内容是蓄水种草,蓄水期的运营方向是信息流+首页流量+搜索流量的获取。
重点做好:现货申报 内容种草 标签加深 活动商品培育 会场素材等内容
第三步是预售期和预热期
大家都知道,预售期和预热期是以赛马形式给予排名,排名越高获取流量越多。
预售期:工作重心主要是引导支付定金,引导店铺收藏、加购、领券
预热期:工作重心主要是引导成交,收藏加购及领券,提升该阶段的坑产获取很高的排位。
而毫无吸引力的预售,只会影响购物体验。
以我想买的这个腮红为例,商场专柜价130,双11狂欢价依然是130,双11之前的预售活动也是130,送的礼品限时限量还限价,还要等到双11物流高峰期买它,分分钟去商场买几件,柜姐送些小样它不香吗?
第四步就到了11.11正式活动
重点做好:0点-2点的引爆,获取全天都能有较高的排名
0点引爆现货商品,1点开始引爆预售商品支付尾款,前两个小时的总成交可以占到全天销售1/3以上。
在双11的凌晨,很多店铺除了定好的降价活动之外,还设定了类似于前XX名、前XX小时购买,有额外优惠这种类型的活动。
以我买过的商品“自嗨锅”为例,他家设置的活动是,从一点开始,前一个小时内下单,第二桶半价。
道理都懂,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很多商家就会高呼“臣妾做不到啊”。当你的店铺流量上不去,折扣和优惠券没有吸引力等等,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
这是双11凌晨2点的时候,群里的悲催对话。
对比一下天猫官方放出的捷报,还有欧莱雅15分钟破亿,1小时内欧莱雅旗下“黑精华”“紫熨斗”两款明星单品成交破亿这样的消息,上面的商家此刻是崩溃的。
如果说小店跟这种大品牌的旗舰店没法比,那么来看一下我们另一个学员的店。
从学员那里看到截图,震惊了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1小时接近三千万销售,我都忍不住想去开淘宝店了……
双11深度复盘+2020年发展规划,私信我,免费为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