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ofo退押金一事又有了新进展。用户登录App,在主页就可以看到ofo新推出“天天返钱”活动,声称购买淘宝、京东等平台的商品比双11还便宜,并提醒用户“不用排队就可以提现押金”。
活动一出,便吸引到了广大用户参与,并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然而愉小编定睛一看,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想要成功退押金,或许得先消费上千元!
又来新玩法,ofo花式退押金
打开ofo“天天返钱”活动页面,拼购、9.9特价、限时秒杀一应俱全,像极了各大电商平台。点击相关商品链接,可跳转到第三方购物网站(以京东为主)以及ofo的“小鹿有货”,返现金额因商品的不同价格和类别而异。
例如,某款标价为359元的颈椎按摩器返现金额为25.13元,某款标价5499元的冰箱返现金额仅为19.25元,标价48.8元纸巾返现0.18元。更有甚者,标价136元的剃须刀返现0.05元。
按照具体规则来说,在每个订单完成后,次月25日方可返现到账。返现金额累计达到一定额度后,可提现至微信或支付宝。
为了提升用户参与度,ofo还推出“用户累计返现满20元可提现40元,享受双倍金额提现”的福利。
不过,ofo也提高了提现门槛,99元、199元押金用户最多可提现的次数分别为5次和10次,累计提现次数用完后,累计返现20元只可提20元。这也意味着,用户返现积累金额达到100元/200元时,才能获得99元/199元押金。
20元的提现门槛虽看似不高,但想通过消费拿回押金并不容易。根据测试,挑选标价799元咖啡机(返58.73元)、699元的蒸汽拖把(返36.69元)和769元的空气炸锅(返40.37元),三件商品总价1526.7元,按照双倍返现规则,可提现200多元,相当于“拿回”199元押金。
如此“套路”的手法,自然引发用户强烈不满。“愉见财经”注意到,多名消费者投诉称ofo此举诱导消费:“以为是返现退押金,却要自己付钱买东西,返现的钱再提现。”
还有消费者表示,“套路太多,看过之后,完全不想买任何东西。”
在央视财经的报道中援引了北京罗杰(广州)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余庆浪的观点,余庆浪表示,ofo上述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与消费者的和解与协商,并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消费者享有是否选择的权利。“如果消费者认为直接退还押金的实现难度较大,选择了置换方案,会产生原来的押金债权消灭的后果。因此,消费者要权衡清楚再做选择。”
他还提到,对于ofo来说,“天天返钱”的兑换细则类似于格式合同,应对方案产生的后果,如消费者债权消灭、债权转换后不可逆转,进行特别提醒。如果未特别提醒而导致消费者因误解选择了替代解决方案,理论上,消费者可享有撤销权。
在余庆浪看来,“天天返钱”兑换细则虽有提醒,但不够明显,有关不可逆转的说明应加黑体突出。另一方面,他也提到,由于债权金额太小,消费者实现撤销权的成本可能超过消费者享有的债权本身。
屋漏偏逢连夜雨,ofo“祸事”不断
事实上,这也不少ofo第一次花式退押金秀操作。此前,ofo已发布多项押金退款政策,均引发巨大争议。
去年11月底,ofo与互金平台PPmoney合作,99元押金用户可以升级到PPmoney的新用户,同意将押金转为这一平台上的100元特定资产,锁定期为30天,期满后用户可申请退出,并在退出成功后获取相应本息。
这一政策被用户质疑ofo贱卖用户个人信息,后PPmoney最终下线该合作渠道。
今年3月,ofo又上线折扣商城功能,用户可将押金兑换为金币后在商城消费。用户选择将押金兑换成金币后,将被视为自动放弃对押金的索取,ofo对骑行押金不再具有归还义务,且押金兑换成金币的操作不可撤销,金币不能再改回押金。
这一“现金+金币“的模式,遭到不少用户吐槽,纷纷表示只想要回押金,不想买东西,ofo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
而在近期,ofo也还是频频上热搜。前天(11月27日),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披露,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对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及戴威发布限制消费令。截至目前,戴威已经收到34条限制消费令。
不止如此,央视记者近日实地探访ofo的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的理想国际大厦,却发现公司早已搬离。而再去探访ofo的另一处办公场所——互联网金融中心,却发现也是人去楼空。
从2014年创立至今,ofo的办公地点变更了多次,几乎一年一次。以往变更工作地点ofo官方会发布声明,而这次搬离互联网金融中心之后的去向却没有公布。
被质疑的共享单车,有人退押有人涨价
ofo尚在奄奄一息,为退还押金而发愁之时,共享单车市场却已悄然迎来了一波涨价潮。
据钛媒体报道,以北京为例,3月21日,小蓝单车宣布起步价从每小时1元,调整为1元起步,前15分钟按起步价计算,超出时长后,每15分钟收取0.5元;4月8日,摩拜单车从30分钟1元起步,每超过半小时加收1元,调整为前15分钟1元,超过的部分每15分钟加收0.5元;4月5日,哈罗单车宣布骑行每15分钟收费1元,是其原来价格的两倍。
同时,摩拜单车也再次宣布涨价,起步价1.5元(含15分钟),超过的部分每15分钟加收0.5元,依照这一涨价趋势,未来骑行一小时有可能比坐公交、地铁还要贵。
这些经历过残酷市场洗礼的共享单车巨头,比谁都更清楚,在找不到其他规模化盈利方式的情况下,提价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
不难预见的是,共享单车的行业战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必将更加惨烈。
谁来为梦想买单?
“愉见财经”注意到,目前ofo平台显示排队退押金人数1600余万,即便按照人均99元押金计算,这一数字也达到16亿元之巨。除了退押金的困局,ofo也被曝被供应商追债数亿元。
两年前还意气风发的ofo创始人戴威,如今却身负34条限制消费令成为“失信人”。
而提到“失信人”,愉小编又联想到身处美国在前两天债权人大会上“闪亮登场”的贾跃亭,当初豪言壮志的一句“为梦想窒息”,到头来却是为了成就自己的梦想,让广大供应商们“窒息”。
对于用户而言,消费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服务;对于供应商而言,交易是为了让自己的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而这一切,他们的初衷都不是为了企业家的“梦想”买单。
在创业的道路上,风险与机会相伴相生,“试错”在所难免,但根本前提,应当是责任。
人生何事不艰辛,唯有责任与担当可化风雨,唯有责任与坚持,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