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世界霸主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42
导读

独立之后的美国,不再安于大西洋沿岸,天生富于冒险精神的美国人,开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之久的西进运动,1783年获得了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土地,1803年从拿破仑手中收购了路易斯安那,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取…

美国位于北美洲的中部,原是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纪开始,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相继移民到美洲的西海岸。经过欧洲列强数百年的争夺,到18世纪,北美成为英国人的地盘。1775年,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的欧洲移民后裔爆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在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帮助下,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英国承认13个殖民地独立,日后的世界霸主美国,就此诞生。

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

独立之后的美国,不再安于大西洋沿岸,天生富于冒险精神的美国人,开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之久的西进运动,1783年获得了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土地,1803年从拿破仑手中收购了路易斯安那,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佛罗里达,1845~1853年通过美墨战争收购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1867年从俄国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1898年吞并夏威夷群岛。至此,土地面积937.3万平方公里的美国版图正式形成。

西进运动

从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开始,拥有优良的港口的北方,工商业比较发达,也是整个美国工业化最早的地区,而南方由于土地肥沃,温度湿度较高,以大农场主为代表的种植园经济为主,占用了大量的黑人奴隶做为廉价劳动力。到19世纪60年代,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7个州宣布独立,挑起内战。战争持续了4年,北方获得了胜利,在全美废除了奴隶制,大量黑人努力前往北方成为工人,为美国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人力基础。

南北战争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战前北方23个州有2234万人口,南方7个州只有910万,其中400万是黑人奴隶,北方有发达的工业,年产值18亿美元,130万工人,22000英里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而南方工业薄弱,年产值1550万美元,工人仅11万,铁路也只有9000英里。但是因为美墨战争的主力军队都是来自南方各州,经过战争的洗礼,有着更精锐的军队,并早已为战争做了充足的准备。南方名将罗伯特·爱德华·李(Robert Edward Lee),多次率军以少胜多,打得北方节节败退,但战争打的是综合实力,北方虽然屡屡战败,但是强大的工业能力和众多的人口,却让南方无可奈何,在战争持续两年后,北方林肯政府宣布废除奴隶制,大批的黑人开始向北逃亡,最终让南方弹尽粮绝。拥有精兵良将的南方,用再多的胜利也阻挡不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南北战争

19世纪初,工业革命传到美国,工业化进程正式迈开脚步,到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前夕,已经趋于成熟,1860年,美国的北方工业总产值18.8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但劳动力的缺乏和国内市场不足,是制约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而当时美国南方有400万黑人奴隶,在美国西进运动中,每获得一块新的领地,南方奴隶主和北方资产阶级之间就会迸发出激烈的斗争。通过南北战争扫除障碍之后,新解放的黑人奴隶给北方工业提供了400万健壮的劳动力,于是美国的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到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越英国,位居世界第一。

工业革命

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蒸汽机轮船和蒸汽火车技术让英国成为全球霸主。

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当时的美国实际上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还为完成的阶段,第二次电气化革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小巧的电器开始替代体积庞大的蒸汽机器进入生产生活中,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交通工具方面,内燃机的出现,使石油代替煤炭,成为第一能源,而高效的内燃机,促使20世纪,汽车、飞机的发明,人类正式开始走上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明电话的贝尔,发明电灯的爱迪生,都是美国人,美国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更是主导了交流电的商业应用,可以说,美国和德国主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至1913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8.1倍,而同一时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在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量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综合实力相比还略有不如,但几年以后,进入20世纪,美国已经实现了全面超越。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到一战前夕,美国成为世界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而在欧洲,德国取代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强国。欧洲大陆战云密布,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君主制国家结为同盟,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同盟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而此时,大西洋对面的世界第一强国,却置身事外,安静地发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

军备竞赛的结局,必然就是战争,1913年,一战爆发,整个欧洲列强打成一团,此时的美国,却在和英法德做生意,大发战争财。美国的军火、舰艇、粮食成为欧洲的抢手货,几年时间,美国左右逢源,赚的盆满钵满,欧洲战场血雨腥风,成就了美国的富甲天下。战争打到最后,德奥同盟已经处于劣势,美国以德国攻击美国商船为由参战,给了同盟国最后一击。一战结束,参战各国损失巨大,唯有美国,兴致勃勃,和列强瓜分世界。

一战后的美国,实际上已经成为超级大国,美国对欧洲大陆采取均势策略,从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方面扶持战败国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德国迅速崛起,就是得益于美国的援助,短短二十年,欧洲再度剑拔弩张,美国仍然躲在幕后,大发横财。

一战中的坦克

1939年,世界大战再度爆发,美国在欧洲战场援助英法牵制德国,在东亚援助国民政府以牵制日本,但日本人最终将美国人拖入战争,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进入战争状态的美国,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超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以钢铁为例,1940年以前,美国钢铁年产量3000万吨,到1941年战争爆发,激增两倍多,达到7500万吨,到1944年达到8100万吨。而1944年,德国、苏联、日本、英国、法国五个主要参战国钢铁总产量才5600万吨,相当于美国的70%。再以石油为例,1945年,世界石油产量3.6亿吨,美国石油产量2.3亿吨,占全世界的60%。有了钢铁和石油,美国本土开足马力生产飞机、坦克、舰艇、弹药,供给给盟军,1944年,盟军的武器85%以上来自美国本土。

太平洋战争

1942年,美国飞机总产量4.7万架,坦克3万辆,平均每天生产128架飞机和82辆坦克,这就是说美国每天可以装备3个飞行大队和1个装甲团。

再回到太平洋战场,日美终极对决,在二战期间,日本一共制造了29艘航母,这个数据已经相当惊人,但是,从1942年-1945年,美国累计制造了147艘航母,整整是日本的5倍还多,到二战结束,日本的海军已经全部报销了,而美国还有近70艘航母,以及随时都能下水的无数半成品。

美军太平洋舰队

二战中美国直接损失是40万军人阵亡,以及大量装备物资的损失,但是美国本土由于完全没有经历战火,工业区不仅没有任何损失,反而由于大量战争订单,而让美国本土的经济飞速发展。可谓是大发战争财。

欧洲做为主战场,大量的社会精英阶层,包括大量的科学家、艺术家逃离欧洲,进入安全的美国本土避难,而美国的人才收拢策略,也让这些科学家愿意长久定居美国。最终促使美国的科技在二战之后获得了爆炸式的发展。比如原子弹的发明,核能的突破性应用、太空科技的发展。

美国城市纽约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是电气化革命带来的巨大经济成功,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的巨大收益。美国本土近百年的和平,给了资本发展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而大量人才的涌入,给美国的科技行业带来活力,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本土做为战争后方开足马力生产,也进一步拉大了美国的产业优势。多重因素共同造就了美国。

第三次工业革命

而美国在当下如此忌惮东方大国的崛起,是因为东方大国在第三次信息化革命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信息化互联网浪潮,我们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东方大国成功从农业社会转型成为工业社会,强大的工业能力让美国感到威胁。而伴随着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军事实力也在飞快增长。

回望自己的崛起之路,美国可谓是坐立难安,在东方大国彻底超越美国之前,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霸主,必定是会重重阻挠东方大国的发展之路。但是一切都是徒劳,我们已经抓住了第三次信息化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东方大国也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都是东方大国引领世界的新契机,崛起之路已经遥遥在望。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