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似乎都有一个记忆盲区,那就是三岁前。
我们记得自己三岁后发生的一些点滴,唯独对三岁前的记忆是一片空白,每当听妈妈说我们小时候怎样怎样,我们都会一脸茫然,完全不记得。
为什么我们会不记得三岁前发生的事情呢?
因为三岁前的宝宝还处于婴幼儿阶段,他们的前额叶皮质还没有发育好,这块区域就是负责生成回忆的情景、时间以及具体的情节等。因此三岁内的宝宝记忆是短暂的,他们不会保留较长时间之前的记忆,直到四岁之后,他们的大脑才会形成长远的记忆。
孩子真的会完全不记得三岁前的事情吗?并不是。有些人会记得三岁前发生的事情,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这些事情,会让孩子记忆更深刻:
一、让他恐惧的事情
“记得小时候睡醒后,发现整个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天色还暗了下来,我趴在窗台旁哭了好久都不见妈妈,感觉被世界抛弃了,这件事我永远不会忘记。”
三岁前经历的恐惧的事情,会长留孩子心中。人的恐惧情绪,要比快乐情绪更长久,那些受到惊吓、恐惧的事情,能让孩子记忆更加深刻。
二、特别快乐的事情
“到现在都记得,两岁多的时候和妈妈一起捉蝴蝶,阳光很暖,青草很软,蓝天上白云悠悠,或许记忆会有美好的成分在,但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让孩子感到特别温暖、特别的快乐的事情,他也会保留这份记忆,家长要多多给孩子制造快乐的事情啊!
对于三岁内的孩子来说,那些极度悲伤、极度快乐、极度恐惧等带有强烈情绪参与的事情,能给他留下长久记忆的概率更大。
并且我们所说的这些记忆,是指孩子能够知道曾有过这样一件事情发生;而那些遗忘的记忆,它们并不是来去无痕,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那就是孩子的性格、习惯等。之前说过三岁内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可以不记得具体发生过的事情,但当时事情带给他的感受他会在不知不觉中留在心里,成为他性格发育的基础。
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小孩子是没记忆、不懂事的,你对他所做的一言一行,他都会或明或暗的留在心。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温柔、温暖的人,家长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快乐情绪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