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冬天你最期待什么?
大雪。
电影界的大雪在《冰雪奇缘2》(以下简称《冰2》)上映的时候,提前来了。
在讲《冰2》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
《冰雪奇缘》究竟有多火?
第一场狂欢在奥斯卡颁奖台上举行。
《冰雪奇缘》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原创歌曲大奖;
第二场狂欢在日本嗨起来了。
《冰雪奇缘》颇受日本观众的喜爱,连续十六周蝉联周末票房冠军,成为仅次于《千与千寻》观影人数的电影,跻身日本影史票房榜单的第三名,第一和第二分别是《千与千寻》和《泰坦尼克号》。
第三场狂欢来自于周边产品和一首《Let it go》。
我看就算是对《冰雪奇缘》不感兴趣的人,也能跟着大声唱出“let it go,let it go~~”。
仿佛一夜之间,这个叫艾莎的冰雪公主破圈C位出道,被纳入了迪士尼公主的行列。
说《冰雪奇缘》艾莎公主是新时代最受喜爱的迪士尼公主,
谁敢说不?!
艾莎公主能站在21世纪的迪士尼公主大赏“第一名”,
关键性因素应该有两个——
诅咒下的洗白和成长着的女权主义。
见证被诅咒裹挟下的王室白富美艾莎,如何洗白成为最受欢迎的小公主。
图片来自知乎@xyzxyz08
欢迎来到迪士尼公主的世界。
诅咒:公主怎么能成反派?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遥远的王国,那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
小时候我们听过的童话故事里,每一个美丽善良的公主,都生活在华丽的城堡,过着锦衣玉食的白富美生活。
名画的里的公主都是这样的:
委拉斯·开兹《玛格丽特公主》
是这样的:
茜茜公主
公主,是美丽纯洁善良正义的象征。
反派携带着诅咒,出来迫害公主。
比如继母,巫婆,以及总是没卵用的国王父亲(不作为也是一种迫害)。
继母拿着魔镜喃喃自语,成了白雪公主的诅咒;
巫婆给睡美人种下诅咒,美丽的公主只能在梦里等待王子的一吻;
小美人鱼失去了歌喉,换了双腿找到王子,却无法逃脱爱情的诅咒;
公主与反派是对立的。
然而,艾莎公主成了诅咒本身,还在反派的边缘徘徊过。
在《冰雪奇缘》中,艾莎与生俱来的“魔法”间接害死了父母,影响了王族,还差点冰冻了整个王国。
在原版童话故事《冰雪女王》(The Snow Queen)中,艾莎公主象征的是雪季之恶,一个不折不扣的反派。
不对,迪士尼从来没有反派公主,这要是成真了,会伤了多少孩子的心?
于是,艾莎公主的人物弧光起作用了。
这要从艾莎的身世之谜讲起。
艾莎的祖父在魔法森林暗杀了原住民的那天,四大精灵为了惩罚这个王国,在下一任国王身上下了诅咒——也就是生出了有冰系超能力的艾莎。
典型的父辈造孽,子辈偿还的套路。
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性因素——艾莎的母亲。
艾莎的母亲是魔法森林的原住民,发生战争的那天,她救了艾莎的父亲,这个无私的举动感动了四大精灵,所以艾莎不仅仅是一个诅咒,她还是福报,是上天的恩赐。
艾莎洗白有望了。
《冰2》里艾莎孤身对战海洋的那场戏十分精彩,换装变身的艾莎骑着冰系骏马奔跑在海洋上,为整个王国阻挡了洪水侵袭。
艾莎不仅是拯救了一个国家的女英雄,还是维持着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神。
这一回,艾莎是妥妥的正派公主了。
非要王子公主配吗?我偏不
艾莎公主能够成为迪士尼公主中的异类,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她是唯一一个没有王子CP光环加持的公主。
试想,没有了王子的白雪公主有可能已经死在毒苹果之下;
没有了王子的灰姑娘,会一辈子扫地干活被虐待,直到变成老太婆;
没有了王子的睡美人,会在阁楼睡成一具木乃伊;
没有了王子的贝尔,大概也会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居女孩,成不了公主;
但是艾莎,不需要王子。
在歌曲《let it go》中有一句歌词:
“No right, no wrong, no rules for me,I'm free。”(没有对错,没有规则,我是自由的)
艾莎从一出场,就不是一个等待被拯救的柔弱公主,她是为自己而活的。
艾莎与生俱来的超能力不说,复杂艰辛的生活经历,塑造了艾莎成熟勇敢的个性,遇到危险她第一时间护住身边的人,主动出击,不胜不退,比如《冰2》中艾莎驯服了火系精灵。
这些都反映出了新时代女性地位的提高,艾莎正是顺应女权主义的发展而诞生的。
其实在人文主义崛起的时候,女权主义就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名画中也藏着许多“艾莎公主”。
1830年,艺术家德拉克洛瓦用画笔记录下了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
在七月革命这场战斗中,她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仿佛高喊着自由,全然不顾滑落的连衣裙和袒露出的双乳。
《自由引导人民》
《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子,何尝不是一位呼吁着自由与解放的艾莎公主呢?
1040年的考文垂,有一位善良美丽的伯爵夫人,她没有天赋异禀的超能力,没有男人的地位和决策能力,更没有主角光环,王子驾到。
Godiva夫人为了拯救被重税生活折磨的苦不堪言的全城百姓,赤裸身躯骑马走过城中大街。
虽然是一个“美救百姓”的传说,但是Godiva夫人的倩影成为了考文垂的城市名片。
《马背上的Godiva夫人》
英国画家约翰·柯里尔笔下的《马背上的Godiva夫人》,都可以算是女权主义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表现。
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凭一己之力,勇敢拯救家国的艾莎公主呢?
还记得第一部分讲的故事吗?
在很久很久以前,独立勇敢的艾莎公主应该是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公主,
也曾梦想王子会骑着白马,
带着她找到幸福。
她决定走出城堡,
去寻找王子。
命运让她背负诅咒,
父母因她而亡,
妹妹被她冻伤,
还险些殃及整个王国;
周遭人看待她的目光不再友善,
仿佛她不是个公主,
而是十恶不赦的反派;
世界在她面前设下艰难险阻,
逼迫她变得成熟勇敢,
她只能选择步履不停。
她不在意这些,
是因为她终将明白——
她想要的幸福,不一定非得要有王子。
靠自己的双手,也能把它紧握。
“要王子公主配吗?我偏不。”
PS:
哟,北京下雪了。
艾莎你看,我们的大雪也来了。
作者|山屿
简介|看片撸猫
插画设计 |Gerry
*本文参考来源
[1].《女权主义法学及其评析》山东大学,段雪梅
[2].《镜中景画中意--《自由引导人民》的“图像学”分析》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钰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果对内容版权问题有所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如遇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