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大大大看,《韩熙载夜宴图》带你围观一场1000多年前的超级轰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3
导读

最出色的还是主人公韩熙载的刻画:一方面,他在宴会上与宾客觥筹交错,不拘小节,如亲自击鼓为王屋山伴奏,敞胸露怀听女乐合奏,送别时任客人与家伎厮混,充分反映了他狂放不羁、纵情声色的处世态度和生活追求;另一方…

《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古代人物画的重要作品,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绢本设色。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以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的生活轶事为题材绘制而成。

《韩熙载夜宴图》作品以屏风为界,将画卷分为五个故事情节,既可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无论是造型、用笔、设色、情节等方面,都显示了画家顾闳中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绘画技艺。

这幅作品,说白了就是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与周文矩、高太冲夜里潜入韩熙载的府第,暗中查探后交出来的一份工作报告。

为什么皇上要调查韩熙载呢?

韩熙载,字叔言,山东北海人,唐末进士,是一位北方贵族,因战乱南逃,被南唐朝廷留用。

后主李煜继位时,南唐国势已经不振,而北方的宋王朝则迅速崛起。李煜对自己小朝廷的存亡忧虑不安。对于韩熙载,想授他为相,却又不放心,心情十分矛盾。

而韩熙载也意识到,表面上虽受惠于南唐朝廷,但毕竟是北方人,也无意为官。所以尽量避免与朝廷发生冲突,并在生活上以疏狂自放、纵情声色的方式,去转移同僚的视线,蒙蔽朝廷的耳目。

当李煜得知韩熙载“多好声伎,专为夜饮,虽宾客庞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的消息,便“命顾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于是后来才有了这幅《韩熙载夜宴图》。

如今,得益于故宫博物院的「名画记」,可以让我们放大到数十倍以上细细品鉴这幅传世之作,下面就「放大」看看这份“报告”到底说了些什么……

韩熙载与状元郎粲坐床榻上,正倾听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弹琵琶,旁坐其兄,在场听乐宾客还有紫微朱铣、太常博士陈致雍、门生舒雅、家伎王屋山诸人。

众人正在观看王屋山跳“六幺舞”,韩熙载亲擂“羯鼓”助兴,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尴尬地拱手背立。

韩熙载与家伎们坐床上休息,韩熙载正在洗手。从夜宴开始的正襟危坐观赏演奏,到脱了清灰外衣、高冕和葛麻外衫衬白袍亲自上阵为舞娘伴奏,再到被美人围绕……韩熙载已经被描绘成了一个沉溺温柔乡的声色之徒的形象。

韩熙载解衣盘坐椅上,欣赏着五个歌女合奏。

韩熙载这边手持鼓槌送别,那边还尚有客人在与女伎调笑……

全卷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每段以屏风隔扇加以分隔,又巧妙地相互联结,场景显得统一完整。布局有起有伏,情节有张有弛,尤其人物神态刻画栩栩如生。

最出色的还是主人公韩熙载的刻画:一方面,他在宴会上与宾客觥筹交错,不拘小节,如亲自击鼓为王屋山伴奏,敞胸露怀听女乐合奏,送别时任客人与家伎厮混,充分反映了他狂放不羁、纵情声色的处世态度和生活追求;另一方面又心不在焉、满怀忧郁,如擂鼓时双目凝视、面不露笑,听清吹时漫不经心,与对面侍女闲谈,这些情绪都揭示了他晚年失意、以酒色自汙的心态。

画家塑造的韩熙载,不仅形象逼肖,具肖像画性质,而且对其内心挖掘深刻,性格立体化,成功地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为古代人物画杰作。此画在美术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代表了古代工笔重彩的极高水平。

图片及资料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大尺寸的「哈佛商业评论2020管理日志」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精彩呢?

好东西,加量不加价!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836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