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程序正义”背后的荒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6
导读

我举个例子,你上大学,不需要经过高考,不要专业老师的评判,而是随机从当地找一群居民,你到他们面前去演讲,然后由他们来断定你能不能上大学,这就叫“民主”。 长久以来,全世界都在喊着“废除死刑”,但是你…

小时候,我看美国电影《十二怒汉》的时候,还是非常倾佩这种“程序正义”的,十二个普通市民,来决定一个人是有罪还是无罪,不断地辩论,不断地拷问良知,排除立场和偏见,男主角站在法庭巨大的罗马式柱子下感叹:“我们的国家因何而伟大?不是因为军队,不是因为经济,而是因为‘民主’”。

这一幕,打动了多少年少无知、年轻单纯、热血沸腾的少年,我总是说,美国最牛逼的不是什么军事经济,而是他们的宣传,他们的“洗脑”,他们的“价值观输出”。

当你成为一个理性的成年人,再回头去看这个“陪审团制度”,是不是觉得有点荒谬?一群当地的居民,既不是专业法律人士,又不懂犯罪心理,还对罪犯和受害者一无所知,由他们来断定一个强奸谋杀分尸案的大结局?

我举个例子,你上大学,不需要经过高考,不要专业老师的评判,而是随机从当地找一群居民,你到他们面前去演讲,然后由他们来断定你能不能上大学,这就叫“民主”。这种看起来美妙的“民主制度”,其实埋下了太多可操作的“后门”。所谓的程序正义,往往让正义永远都无法到来。

你要让我讲道理,道理是没法讲的,我们用数据说话。

1998年到2015年,美国死刑判决总数为2518例,最终被执行922人,占判决总数的37%。

在所有被执行死刑的罪犯中,有34.5%的比例是黑人,而黑人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仅有14%。在押死刑犯之中,黑人所占的比例更是达到了43%。华盛顿大学Beckett教授在2014年的实证研究显示,在相似的案件中,华盛顿州的陪审员建议对黑人被告人适用死刑的可能性比白人被告人的可能性高出3倍;在路易斯安那州,受害人为白人的死刑案件中,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可能性比受害人为黑人的死刑案件高出97%。

1998年到2015年,美国死刑判决总数为2518例,最终被执行922人,占判决总数的37%。

在所有被执行死刑的罪犯中,有34.5%的比例是黑人,而黑人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仅有14%。在押死刑犯之中,黑人所占的比例更是达到了43%。华盛顿大学Beckett教授在2014年的实证研究显示,在相似的案件中,华盛顿州的陪审员建议对黑人被告人适用死刑的可能性比白人被告人的可能性高出3倍;在路易斯安那州,受害人为白人的死刑案件中,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可能性比受害人为黑人的死刑案件高出97%。

你指望12个随机抽取的人去实现“程序正义”,要么是天真,要么就是无耻的谎言。

我向来不以最坏的恶意去揣度人类,或者,这不是恶意,这是冷漠、只是无所谓。嘴上喊着“人权”、“民主”、“自由”、“生而平等”,骨子里却是高高在上的傲慢、冷漠和无所谓。

反正死的不是他们的同胞,死的不是他们的亲人。

长久以来,全世界都在喊着“废除死刑”,但是你们可以看到,克里斯藤森这样残忍、无人性、嘲讽法庭的罪犯可以免除一死,从此之后,更多的美国人会有样学样。因为他们知道,强奸、虐杀、分尸,都不会死,还能在监狱衣食无忧,花着纳税人的钱,吹着空调,做着“心理疏导”。他们会在美国国家机器的保护下,度过一生,而受害者家属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一辈子忍受伤痛和仇恨。

所以,我讨厌白左,讨厌鼓吹“废除死刑”的人,鲁迅先生说过“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我们应该做的,是除恶务尽!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