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却很少知道他的老师——水镜先生,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一直都和水镜先生生活在山林之中,诸葛亮的才能自然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所以,水镜先生自然也是一位高明的人,也相当聪明,只是没有像自己徒弟那样有那么高的成就。
一说到三国,最能代表三国的人物非诸葛亮莫属,大家都尊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那么发现并培养这条龙的就是水镜先生。水镜先生也就是司马徽。据传说,他也是料事如神,提前算出了刘备在哪一天登门造访,也算出了诸葛亮的命运和选择,那么有人会想既然能算出诸葛亮一定会出山,为什么 还会出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其实,这一切都是水镜先生一手策划的局。虽然这是一个传闻,无从考证,但是足以看出水镜先生也是一个有谋略的人。
想必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是从水镜先生那学到的,诸葛亮开始名气并不大,只是水镜先生的门徒之一,但是水镜先生看中了他的学识和天赋,认为他不应在此无作为,应该将自己的抱负献给需要的君主,所以,后来经过水镜先生的举荐,诸葛亮才能家喻户晓,人人推崇,才会有后来的刘备三顾茅庐一说。
水镜先生肯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也是看中了他的平和、有胆量、有志气,将来会是一代明主,所以才会将自己最看重的弟子给他,认为诸葛亮遇到了对的人,跟着刘备也会大展宏图,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为君主效力。
在小说中,水镜先生曾后悔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在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一语双关,表明诸葛亮遇见刘备的时间不合适,二是诸葛亮出山没有天时,以现在人来看,水镜先生说的没错,那时刘备并没有很大的作为,也不占优势,而且三国时期本就动乱不断,诸葛亮虽有才华,但也是力不从心,总不能单枪匹马地征战沙场。
总结
最后诸葛亮操劳于乱世之中,北伐没有成功,无功而返,病死在五丈原,也证实了水镜先生所说的不得其时,实在令人惋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