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窒息!80后小伙做的古典首饰让周冬雨_倪妮_李佳琪几十个红人抢着戴!还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9
导读

2006年,钱钟书毕业后进入有“天下第一社”美誉的西泠印社工作,工作了近十年,但是他心里从未放下对古典首饰的喜爱,因为太喜欢便忍不住想“占为己有”,于是他常常一有时间便去周边的古玩市场“淘宝”。 …

近期校园霸凌题材电影《少年的你》

正在院线热映,

影片中剃光头的周冬雨,

伤痕累累,血渍斑斑,

弱小无助到让人心疼。

入戏太深的我们久久走不出剧情,直到看到这组炸翻网络的写真,才得以出戏,只见镜头下的她一改往日的清丽秀美,化身美艳妖姬,香肩半露,媚眼如丝,只惊鸿一瞥便美到让人惊心动魄。

我们惊艳于她的百媚千娇,

更惊艳于耳饰的精美绝伦,

这个纯金莲游龙耳挂,

是锦上添花,

更是画龙点睛,

不仅不输反而更胜一筹。

素色白金花耳挂

而被饰品抢镜的女星不止她一个,

街拍女王倪妮,

一袭红霞披身,随风飘逸,

又酷又飒 。

但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

她脸上的纯金双龙镂空面罩,

巧夺天工,美轮美奂,

宛如红尘江湖中的神秘传说。

国民闺女关晓彤,团扇遮面, 欲语还休,精妙绝伦的团扇代替她说了千言万语,道不尽的哀愁,诉不完的美丽。

凤冠霞帔,龙凤呈祥,

精雕细琢的步摇下,

藏着多少女儿心事,

美丽又寂寞。

有人说:气质的女人看打扮,精致的女人看手指,性感的女人看内衣,爱花钱的女人看包包,可爱的女人看笑容,有品味的女人看首饰。

首饰,绝对是一个女人最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以上这所有美到让人窒息的团扇,珠宝饰品,全都出自杭州一个80后年轻小伙之手,他是钱钟书。

钱钟书的钱,

钱钟书的钟,

钱钟书的书。

对,没错,

他就是那个和我国著名文学家

钱钟书“撞名”的钱钟书。

三十年来,

疲于解释撞名梗的他,

因为自己是狮子座,

所以他喜欢自称为“狮小匠”。

钱钟书毕业于中国美院雕塑专业,自小学习绘画,美术功底深厚,与古董首饰的结缘源于他的毕业设计,在网上寻找宋代材料,无意进入一个古典首饰的论坛,结果对其一见钟情。

钱钟书:“首饰和雕塑很像,它就像是一个微型雕塑,又带有很浓重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自小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那种穿越时光却毫不褪色的美让我一见如故。”

2006年,钱钟书毕业后进入有“天下第一社”美誉的西泠印社工作,工作了近十年,但是他心里从未放下对古典首饰的喜爱,因为太喜欢便忍不住想“占为己有”,于是他常常一有时间便去周边的古玩市场“淘宝”。

钱钟书收藏的古代黄金首饰(部分)

周边逛完了,

就去上海,去北京,去江西,

中国香港的荷里活道、

罗马街头的手工珠宝工作室、

巴黎坊间的各家古董珠宝店、

日本京都的古董早市、

欧洲各地的博物馆……

他的足迹踏遍世界各个角落,在古玩圈小有名气,后来,由于藏品收藏之精、数量之多,不少博物馆做专题展出还要找来借用。

钱钟书说:

“中国古代匠人是非常伟大的,

他们能把中国古代的美学融汇在这么

一个小小的首饰里面非常了不起。

很多首饰运用的工艺早就失传了,

现代的人工再也做不出了。”

多年来,他收藏了很多古典首饰,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老首饰上的翡翠、白玉、宝石脱落下来,钱钟书不忍心看到这些首饰残缺不全,在收藏修复的过程中,逐渐萌生了自己设计首饰的想法。

在他心里,

首饰上的每颗宝石,每处镶嵌,

都是古代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每个首饰背后都藏着一段尘封的往事,

他根据这些宝石的形状、颜色、

朝代、所包含的寓意,

将它们拆分、重组、再设计、

加工重新组合起来。

在他的重新设计下,

那些残缺零散又陈旧的首饰,

重绽昔日华彩,

就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灵魂。

就像跨越千年,

和古代匠人的一次对话。

钱钟书说:

“没想到把一些作品的图片放到博客、

微博上之后,

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2010年,

狮记珠宝就这么开张了。”

他给工作室命名为“狮记古典珠宝”,开在杭州南宋御街,一边是繁华现代都市,一边是跨越百年的历史旧址,就像古今时空的分界点,也像他的设计初心:

“要给这些老物件加上时尚料,让更多蕴含气韵之美的东方古典珠宝被更多人接受、认可。”

但是要做好中国风,

必须要很了解中国的文化、

历史以及审美。

他遍查中国古典首饰的书籍,

查阅大量的史实资料,

详细学习 笄、簪、髻、钗、

璎珞、抹额、步摇……

不同首饰在不同朝代的传统元素特点,

背景文化和历史意义。

去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学习,

拜访各地手艺人,

学习古代工匠的设计技巧,

扩大欣赏视野,

丰富精神生活,

培养审美趣味,

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越是了解中国千年首饰文化,

就越是被打动,

他更加坚定了再现中国传统首饰之美,

让东方美学走向世界的信念。

他说:“我的美术老师曾经告诉我这样一句话:一个艺术家只能真正植根于本土的文化土壤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艺术家。”

钱钟书设计的主题还是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

风格上偏重宋元风格,

但是在造型和技法上,

他在继承沿袭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立志设计出既具有中国传统风韵

又适合现代人审美佩戴的首饰。

但是这谈何容易,

技法上的创新,

古今审美的融合,

细节上的极致追求,

这对于一个从未学过珠宝设计人,

要把灵感变成实物中间有千难万难。

钱钟书说:

“做出来还是有差距的,

有时候因为一颗宝石的缘故,

要反复调整、改动好几次,

甚至要重做。”

从构思、设计、雕蜡、倒模、

出模、修膜、抛光、

镶嵌,最后调整、成品,拍摄,

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只为了完美呈现,

高水准的制作工艺,

对细节的追求极其严苛。

在流水线批量生产的如今,他依然坚持纯手工打造,传递着手心温度的器物,便多了一分灵魂与气韵,细细打磨,稍不满意就重新来过。

他说:“古代珠宝玉饰的雕刻都是纯手工的,从气韵和内涵上都远非现在千篇一律的绵软机器工可以相提并论。”

目前20个人的工作室,

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匠人,

是行业数一数二的顶级工匠,

按照同等规模的工作室,

本该每月打造300件以上的作品,

但是重质不重量的钱钟书,

一定要慢工出细活,

每月只上架40件左右。

在他心里,对自己严苛,就是对艺术的敬仰,他要用最好的设计守护自己的初心。

也正是在这样的极致用心下,

狮记出品的首饰,

只要一上线便立即售罄,

甚至因为供不应求,

他关掉了其他店铺,

只保留唯一的工作室,

并且决定不再扩张。

钱钟书说:“如果永远是满负荷状态,人会失去思考的时间。能让人一眼忘不了的就是好作品。我觉得一个艺术家一生没必要做很多作品,有几件能让人过目不忘的就很成功了。”

守住这颗匠心,

脚踏实地做好手里每一件作品,

就是他终生所求,

而不是被物欲迷眼失了心智。

“宁愿牺牲商业利益

宁可少卖一点钱

也要把东西做扎实、做漂亮”。

正是在这份匠心下,他的作品享誉国内外,2016年6月,在年均客流量近1亿人次的“世界十字路口”,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上,钱钟书成为全国首个受邀登上纳斯达克大屏的中国东方古典主义风格的珠宝设计师。

那一刻瞬间惊艳了时光,

数万人驻足沉浸在满满的东方魅力中,

去感受东方人所独有的

高雅情趣与审美品格。

此外法国枫丹白露宫、巴黎市政厅,奥尔良市政厅、日本国立美术馆,诸多国家都曾展出过他的作品,多篇关于中国古代金银研究论文发表于《荣宝斋》、《收藏》等权威专业学术杂志,也成为时尚圈,影视圈争相追捧的对象。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妖猫传》上映前,

邀请钱钟书为各主演量身打造首饰。

“贵妃”张榕容戴的金蝶恋花步摇。

女星钟丽缇大婚,

头上戴的那对寓意双宿双飞的

镶金翡翠蝴蝶首饰。

《如懿传》写真中辛芷蕾戴的首饰,

易烊千玺,

还有日本国宝级音乐大师坂本龙一

都找上门要买他的首饰,

钱钟书为其量身定制了

一枚金镶钻古琴胸针。

赵丽颖,

诸多明星名人用他的首饰拍照,

是各大时尚杂志的常客。

他手下的每个首饰都造型别致,蕴含深意,精雕细琢下透着浓郁的东方气息,传递出历史的厚重和沧桑,他一直坚持用老料镶嵌制作,“用最上等的老材料只为了能说服自己内心的小完美。在我的作品中,我也一直努力想要做出宋代文人的那种意境:闲散,不矫情,如在田园隐居一般。”

他说:

“中国几千年文化艺术,

有太多优秀的东西,

这些东西完全不比西方的差,

艺术家要有民族自信,

和民族自尊心,

植根于本民族的东西,

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我所想让大家看到的,

只是那一件件出自狮记独具

时代特色的首饰作品。

我给予它重生,

你赋予它灵魂。”

黄金镶海珠双龙耳挂

择一事终一生,匠人不难,匠心不易,这就是“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大国工匠。

- END -

(本文图片来源于微博:

@做首饰的狮小匠 @时尚芭莎

@时装LOFFICIEL @壹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8445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