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个整形手术叫”眼睑下至“。
开内眼角或者外眼角是为了增加眼睛的长度,做眼睑下至可以提升眼睛的高度,是最有效的放大眼睛的手术操作。
它是日本医生发明的,通过结膜入路的手术,加强下眼睑的牵拉力量,人为造成下睑向下退缩,使眼睛睁得更大,使角膜下缘和外侧巩膜暴露的更多,如果配合开眼角和提肌加强,眼睛自然会大很多,看上去天真无辜,楚楚动人。
这个手术争议很大,因为眼睑是保护和遮盖眼球的,如果过度牵拉,容易出现下睑退缩。如果白色巩膜暴露过多,会显得人很怪异。也可能导致下眼睑弧度形态异常。此外,眼睑下至会使得原先被下眼睑覆盖的角膜、结膜等眼睛组织更暴露在空气中,所以就引发炎症的隐患。
这个手术描述看得就疼。很多失败案例读者可以自己去搜,我觉得还蛮吓人。
更重要是,眼睑下至是会回缩的,每年都会缩几毫米,一两年要重做一次。
国内许多整形机构是不做这个手术的,医生会跟你说,你又不是女明星,一年搞一次,太遭罪,没必要。
日本可以做。当然,眼睑下至跟正颌、下颌角截骨、颧骨内推……这些比起来,又属于小打小闹了。
而争论女明星有没有整过容属于粉丝才有兴趣干的事。
02/
这两天微博上吵成一团,高以翔去世后,不少明星发博说当演员属于“高危行业”,倡导每天工作不超过12小时,绝大多数网友都觉得他们混淆重点,觉得一年挣普通人一辈子的钱还叽叽歪歪喊辛苦很讨嫌。
苏方说牺牲是人人都在做的,只是都记得自己的。
公允地说,演员片酬是近几年猛地高涨的,互联网、IP、霍尔果斯,有那么几年,什么公司都想掺一脚影视,热钱遍地的时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录一期综艺节目都能有一两百万。今年迅速冷却、收缩,我们现在都知道高以翔录一期浙江卫视的综艺收入是15万。
所有利益巨大的行业都有个特点,就是内部分化悬殊。据说中国有影视从业者30万,于正在综艺节目里展示了横店群演的真实生态,如果你没耐心看节目的话,你可以点进一些小艺人的微博, 不要被动辄百万的粉丝数吓住,点开每条微博,发现绝大多数的几百几千乃至上万的转发都是公司帮忙买的数据。买转发这个事是这样的,真人转评的就贵,刷量的便宜,如果公司为了省钱,可能就给你买个空壳的一万转,就是你转发列表里空空荡荡,一目了然的假。
但其实也没人在意你的数据假不假。
小艺人的收入要跟公司对半分。绝大部分是没有商业/品牌活动的,歌手虽然音乐市场不景气,但还能参加一些商演,去live开小型演唱会,演员的话……没有就是没有。
这个行业,分母是30万人,分子是——所有你叫得出口的明星。马薇薇采访柳岩,柳岩问你会不会觉得我们演员很蠢,马薇薇干脆利落答不会,因为收入高的行业一定汇聚最多的聪明人,演艺圈是,金融圈也是。
但演艺圈跟金融圈比起来还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个行业只能用这句话来形容,一将功成万骨枯,无论你是什么分工。
能混出头的才能在微博上撒娇说这是高危行业,更多的工蚁们都在想怎么熬过这个冬天。
03/
而她几乎是一个奇迹。
微博上方出神说,小城市已经没有大美女了。大美女都被北上深吸走了。美女是留不住的。
我同意。
我们有次在小说里写,说普通的漂亮是不值钱的。有个朋友礼貌地反驳我。我说我觉得身边姑娘都挺好看的,但谁也没净靠脸吃上饭。她想了想说,那是因为在北京。在北京,7分长相的姑娘只能得到5分的待遇,因为大城市美女太多了。
而她在全是美貌的演艺圈,以美貌著称。
可能有人会觉得杨幂脸凹挂不住肉,觉得景甜的双眼皮太宽,觉得刘亦菲太壮,但没有人会质疑她的脸。
这确实是一个异数。
04/
关于她的评论很少,翻来覆去就是,长得好,演技烂。
对于女明星的性格我们都会有个笼统印象,比如杨幂活泼,刘诗诗沉静,但她连性格都是模糊不清的,她在奔跑吧兄弟里营造的那种大大咧咧男孩子气的性格——或许是真的,但显然没什么意思。
我觉得她一定是意志力坚定,内心无限强大的人。
整容这事不是说你躺到手术台上,不同部位的医生围拢过来,然后你昏迷,大家挨个给你整,整完你焕然一新。一次只能动一项。一个部位调整后,其他部位也得跟着动,最简单的例子是很多人把眉骨弄很高,那就需要适配一个欧式双眼皮,所以需要缜密的整体规划。做完以后有漫长的恢复期,就跟那种水上闯关游戏一样,一个人需要非常强大的自信,才能一关关闯下去,坚信自己是百分百通关的那一个。
05/
当然,也有命的成分。
博主@选择不选择理由没理由 就提过一个细节,她说,她生完孩子三天就能这个状态亮相,说明体质很好,可能一些小项目对她来说根本没有恢复期。跟她这个状态能遥相呼应的,只有英国死磕王子的凯特王妃。
我当时颇感唏嘘。怎么说,狠角色都是身体好。我甚至觉得一个人身体好不好会影响他的性格,身体素质好的人容易乐观、自信,比如李嘉欣、刘嘉玲就感觉身体素质很好,关关难过关关过的那种。
06/
她的起点其实很低。
内地以前抹黑一个女明星的办法,是说她是美空模特出身,甄嬛传里演沈眉庄的斓曦、娜扎、唐艺昕都被翻出来过美空旧照,美空到底能不能跟情色划等号不好说,但她一开始的称呼,“嫩模”是真的色情意味很浓,模特就模特,加个”嫩“字,有把玩感。
她是上海人。后来才举家搬迁去了香港,她上海话还是讲得很好,性格底色也很上海,上海女人是务实做派的,对自己人生很有掌控欲的,能屈能伸,”拎得清“。她2011年,22岁,刚有点名气,就在香港花几十万开了个美甲店,开店变现,寻找稳定的现金流,我刚搜了下,那个店居然还在,还能加盟了。
她没有像杨幂那样在一堆片子里摸爬滚打的经历,认识黄晓明后,很快就担纲电影女主角,2012年跟赵又廷演《第一次》,13年就拍了云中歌,14年上跑男,再之后就成了毫无争议的女明星第一梯队里的人物了。是真的——火箭速度的跃升。
07/
人生也跟戏一样。
一个只有美貌这一张牌的小模特,跟内地第一男星好上了,还结了婚。从黄晓明历任女友——秦岚李菲儿这些看,他是很看重脸的人,可能因为自己事业太好太顺了,所以对女方的资源/收入/地位倒不是那么在意,反正都没有他有名。但一个籍籍无名小模特能最终搞定一个超一线男星,仍然是桩奇迹,她的情商应该比普通人高出一座真正的喜马拉雅山。
更戏剧化的部分是,模特时期共患难过的男友陈伟霆,最后也成了大明星。
08/
会有怔忪的时刻吗,回想前半生的时候,会不会觉得,15岁以后的人生如此高密度,紧凑到不像是真的。
09/
她完全有资格说一句,她的人生比绝大多数她演过的剧本都精彩。
10/
毫无疑问她很聪明。而我的一个观点是,聪明是通用的,一个人很难在其他事上都很开窍,唯独演戏一窍不通。
而她最有名的案例是,跟刘德华演小凤仙送别蔡锷的桥段,怎么都哭不出来,需要催泪棒。
就,很匪夷所思。一个她,一个杨幂,难以想象那么聪明的两个人,怎么演戏那么木。
11/
后来觉得,她应该是没办法去相信剧本里的那种人生吧。
章子怡说演员要有信念感,你要相信你演的这个角色。她是不信的。
这跟功利心也没什么关系。论功利心,章子怡老师也有,而且更张扬,她30岁前的那张脸,写满了”少年得志“、”出名趁早“,但两个人的功利心又不一样,章子怡的心更野,更大,更不切实际些,是有点飘的”做中国最红的女明星和最好的女演员“;她的更务实,更拎得清,更想得通,”要过好日子“。
但太想得通了,就很难犯轴,而表演是需要一点轴的。
12/
她跟好姐妹杨幂这点很像。都太想得开了,都被全网铺天盖地骂过,能挺过来还挣这份钱的,就是真的想开了。你看郝蕾,家人被偷拍都大发雷霆,要让工作室专门发文,说我吃这口饭的没办法,但不要影响我的家人,声明里有一句话其实挺不合适的,”演员只是我的工作,如果我有别的能力工作养家,我会毫不犹豫地放下,你们以为我愿意在这肮脏的圈套里生存吗“。这话其实不太得体。但太得体的,就很难成为投入的好演员了。
别忘了,当年郝蕾跟李光洁离婚的时候,因为李光洁是河南人,地图炮骂完了全河南人。这事也就是没发生在现在,不然她可能早就被喝令滚出娱乐圈了。
一个好演员,多少有点破碎感的。所以好演员现在确实该被没收微博,私下里发疯就好了。
13/
还是那个问题,很想问她,回顾来时的千山万水,会不会有”天啊“的感觉。
又觉得,混得好的人不应该经常性怀旧。而且人是会很快习惯自己的境遇的,我相信她已经完全适应了当红女明星的身份,她应该是注意力放在当下和未来的人。
14/
好像也很难指望她演技突飞猛进。一个前半生一直在打仗的人,看剧本里的那些情情爱爱,看女主角为爱情痛苦得死去活来……应该内心是一百个问号的。
让她去演文艺片也不合适,文艺片要沉浸,要投入——是让一个风尘仆仆赶路的人,停下来,泡个热水澡,松开牙关,用手指去感受玫瑰花瓣的触感——她不像是做这些事的人。她只能是急吼吼赶路的旅人。
15/
好在,她还是美的。
而且年轻,千山万水,从小模特挣扎成一线女星,结婚生孩子又疑似离婚,折腾完一圈,也就30岁。
也好在,时代就是这样,明星们真实的故事比演绎的故事精彩百倍,所以大家都不爱看剧,只爱吃瓜。
或许演员只是一个渠道,她真正的身份就是女明星,我们作为看客,想知道这些身上聚焦了太多能量/聪明/美貌的人,最后要走到哪去。
你可能还想看……
文艺男到底能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