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使出空城计,为何派四名士兵在门口扫地?司马懿心领神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53
导读

诸葛亮在魏国大军的追击下无路可退,当时魏国拥有10万大军,而诸葛亮只有2500个运粮兵与文臣,在无法抵御魏国进攻的情况下,诸葛亮迫不得已想出一计,挑选出4位士兵穿上老百姓的衣服,让他们在城门前扫地。诸葛亮与司…

“诸葛空城退仲达”的故事现在还广为流传,妇孺皆知。诸葛亮在魏国大军的追击下无路可退,当时魏国拥有10万大军,而诸葛亮只有2500个运粮兵与文臣,在无法抵御魏国进攻的情况下,诸葛亮迫不得已想出一计,挑选出4位士兵穿上老百姓的衣服,让他们在城门前扫地。将城门大开,命令所有人都藏起来,不得漏出马脚。诸葛亮坐于城上,弹着一首暗含杀机的小曲,身边站有4位小童子,他的眼睛直盯远方即将到来的老对手司马懿。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使出空城计这么危险的计策呢?因为,自诸葛亮接受刘备交付重任之后,他夙夜难寐,整天将精力放在使蜀汉强大这件事情上。经过他的努力下,蜀汉日益强大起来。诸葛亮看到兵强马壮的蜀汉时,心中充满了自信与即将完成先帝遗愿的喜悦,他迫不及待挥军北上,在诸葛亮的带领下蜀军此次北伐战争中屡战屡胜。

街亭失守

但是正当胜利在望时,他一时错误的任用了意气风发的马谡守护街亭,马谡不肯采取诸葛亮保守防御的策略,而一意孤行的采取错误的以攻为守战略,导致蜀军大败,街亭失守。司马大军向蜀军营地发起进攻,诸葛亮无奈之下带领几千残军文臣撤退,但无法全身而退。诸葛亮与司马懿是一对冤家,他是最了解司马懿的人,所以他灵活运用自己的兵家思想,根据司马懿多疑的特点想出了空城计。

空城计

最后结果怎么样了呢?司马懿大军到达城外时,看到四个士兵在打扫。他正在考虑诸葛亮的计谋,此时,诸葛亮对着他笑了,司马懿立马明白其中的含义了,四个士兵打扫的谐音是各扫门前雪的意思。他与诸葛亮的关系是唇亡齿寒,他若把诸葛亮杀了,他在曹魏集团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自己的野心也没有了施展的余地。

总结

司马懿正确认识到了自己的定位,他明知道这个城池里没有伏兵,但贸然杀掉诸葛亮也会因失去自己的价值而论为阶下囚。曹魏集团对司马懿十分忌惮,若不是利用他对付诸葛亮的话,司马懿根本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司马懿运用与诸葛亮唇亡齿寒的关系事事对抗,却又不撕破脸皮,这种智慧为他的野心的实现奠定的基础。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