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无人机投送AED帮助提升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这个主意怎么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69
导读

AED是一种便携式电除颤设备,不需要医疗专业人士,仅需要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就可以操作。 要知道,心跳骤停的急救是真正的争分夺秒,提前2.1到4.4分钟使用AED进行电除颤,完全可能有效提高…

台湾知名艺人#高以翔猝死#事件再次引发舆论对猝死的关注和讨论。

由于高以翔参加的电视真人秀拍摄现场常规配置有专业医疗救护队待命,高以翔实际上得到了及时、专业的医疗救护。

有人或者说,既然救治及时,为什么没有避免悲剧呢?

这就是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的特点,虽然,及时获得最及时和专业的救治可以救命,但是,并不能保证可以救命,总体上复苏成功率并不高。

比如,即使发生在欧美一些医疗中心内的医院内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最高也就是20~40%之间。

请注意,这里的40%不是以全部心跳骤停者而论,而是指那些适宜接受体外电除颤(心脏是否还存在电活动)的心跳骤停者。

研究发现,心跳骤停后初始,如果心脏还存在电活动,就是发生的是心室颤动,如果能及时进行电除颤治疗,心脏成功复跳的机会就较高。

电除颤每延误1分钟,复苏成功率约降低10%;如果等到心脏电活动消失,此时,电除颤已经没有帮助。

由可电除颤的心跳骤停转变成不适宜电除颤的心跳骤停,救治仅能依赖胸外按压维持心脑基本的血液供应,等待心跳自然恢复。

因此,心跳骤停发生后,除了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外,尽可能早地进行电除颤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也是医学界大力倡导在公共场所普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原因。

AED是一种便携式电除颤设备,不需要医疗专业人士,仅需要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就可以操作。

世界上,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最高,可以达到20%甚至以上。这主要得益于几乎全民接受心肺复苏培训和AED普及。

在美国,每年约发生35万医院外心跳骤停,成年人中约65%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约有50%心跳骤停发生后获得旁观者相对及时的心肺复苏救治,而能接受电除颤治疗的因地区不同而差异巨大。

这样,多年来,美国心跳骤停者最终能活着离开医院的比例(即最终成功率)约在10%左右。

综上所述,对于影响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一个是由旁观者实施的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这需要两个条件:尽可能多的人接受过合格的心肺复苏培训,以及旁观者善意救治免责的所谓“好人法”的普及落实);另一个就是AED的可及性。

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公共场所AED已经获得普及,而广大农村地区AED的普及成了影响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此,加拿大一家公司想出了使用无人机投送AED的主意,并对无人机投送AED,与急救中心派出的急救人员进行了竞速测试。

设定的场景是,心跳骤停者被发现,旁观者在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拨打了急救电话。

急救中心接到呼救讯息后,在派出急救人员的同时,发射无人机投送AED。

急救人员乘坐救护车,无人机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在70到90米空中飞行,赶往事发地点。

结果,经过4次模拟测试 ,在距离急救中心6.6至8.8公里的范围内,无人机全部战胜了急救团队,无人机成功投送AED的时间比急救人员的到达缩短了2.1到4.4分钟。

要知道,心跳骤停的急救是真正的争分夺秒,提前2.1到4.4分钟使用AED进行电除颤,完全可能有效提高复苏成功率,让一些心跳骤停的不幸者起死回生。

#清风计划#

信源:

Drone-delivered AEDs fly a step closer to saving lives https://heart.org/en/news/2019/11/15/drone-delivered-aeds-fly-a-step-closer-to-saving-lives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