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图书馆馆藏两部宋版《自警编》:一部是宋赵善璙撰、宋端平元年(1234)九江郡斋刻本的《自警编》五卷;另一部宋刻本《自警编》也收藏在省图书馆。由于版本价值极高,此海内双孤本,归藏一处,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明以后颇受推崇
赵善璙,字德纯,宋太宗赵炅七世孙。歙县(今属安徽)人,家住南海。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少苦学登第,为德清县簿,累官书郎。
据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刘冰介绍,《自警编》内容分学问类、操修类、齐家类、接物类、出处类、事君类、政事类、拾遗类等。每类下均列有子目。文中所记载的是北宋名臣大儒嘉言懿行之可作为楷法者,记事至靖康为止。靖康以后只有朱子议论,间有采入,其他硕学巨儒言论多不甄录。
宋端平元年九江郡斋刻本《自警编》,版心以天干字记之,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卷,世间罕有传本。卷前有嘉定甲申年(1224)赵善璙自序,卷末有端平改元(1234)赵善璙跋。序跋中详细说明《自警编》始撰于嘉定十四年(1221),成书于嘉定十七年(1224),成书后并未刊刻,时隔八年之后,始刻于九江郡斋。版心下镌刻工保梅、王必文、刘志忠、刘志才等多人,均为南宋端平年间九江地区的刻字工人。由于此书刊刻在端平年间,已近南宋末期,国势衰弱,因此避讳不甚严格,仅见“贞”“完”“慎”“”“敦”等字避讳。《自警编》宋代仅此一刻,此书至明以后,颇受推崇,屡有翻刻本问世。
刘冰说,此书版框高20.1厘米、宽17.6厘米,每半叶10行,行20字,黑口,双黑鱼尾,左右双边。书钤有“王世懋印”“敬美甫”“果亲王府图书记”等印记。为明代藏书家王世懋、清代果亲王允礼旧藏。序后有乾隆四十三年(1778)翁方纲题记。王世懋是王世贞之弟,字敬美,时称少美,太仓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允礼,清圣祖(康熙)十七子,雍正元年(1723)封果郡王,六年(1728)封亲王。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学士。
另一部为初印本
采访中,刘冰告诉记者,除此翁方纲题记的宋刻本之外,省图书馆还收藏了另一部宋刻本《自警编》。
这部《自警编》与宋端平元年九江郡斋刻本同版,然其刷印在先,为初印之本。翁方纲题记之本是在初印本基础上校订后之印本。此书残存甲、乙、戊三卷,钤有“东沙居士”“真赏斋印”“既庭”“实颖之印”,为明代藏书家华夏、秦四麟,清代宋实颖旧藏。善璙跋后有康熙十九年(1680)宋实颖跋。华夏,字中甫,无锡人,与文征明、祝允明为挚友。秦四麟,字季公,别号西严。宋实颖,字既庭,号湘尹,顺治朝举人。
二书大字精刊,字体方整,墨色灿然,为宋代刻书之绝佳者,版本价值极高,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实为书林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