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IT » 正文

企业数码论_为什么说华为是摸着竞争对手过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89
导读

由于小米在IoT领域布局早,拥有了全球领先的AIoT平台,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截至到今年6月30日,小米依然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设备1.96亿台,同比增长69.5%;拥有5个及以上小…

集微网消息(文/数码控),早前小米产业投资部合伙人潘九堂谈到了华为的手机战略成功的原因,潘九堂称: “华为P系学苹果,Mate系学三星,荣耀学小米,Nova学OPPO和VIVO,竟然都学成了,太牛逼了。一个体量这么巨大这么成功的公司,依然保持这么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唯一真正的敌人,永远是我们自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后来迫于舆论压力,潘九堂将该微博删除了,事实上潘九堂分析华为的手机战略成功的原因并没有错,甚至华为还将这一成功经验拿到其他领域,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生态战略复刻苹果

在11月25日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发布的诸多新品让我们看到了苹果的身影。

首先是MatePad Pro,外观上它采用了超薄边框,打孔屏的外观,前置摄像头,屏占比非常高,与苹果的iPad Pro外观很相似。

功能上,华为MatePad Pro配备的huawei M Pencil也把苹果Apple Pencil借鉴了过来,支持磁力吸附、无线充电,就连绘画、做笔记的功能也高度相仿。

接下来是华为的MateBook D15/D14,它整的多屏协同功能参考的正是苹果手机和MacBook上的隔空投屏,只不过它在后者的基础上作了改进。

苹果的隔空投屏需要用户同时在手机端和电脑端来回操作才能够实现文件,图片的传输,华为的则是有所不同,华为多屏协同开启以后,电脑端可以实时显示手机的内容,需要什么图片,在电脑端的手机显示里面拖出来就行。

由此看来,华为的多屏协同做的比苹果的隔空投屏要出色很多,以致于余承东在发布会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多屏协同等功能是提前应用了鸿蒙操作系统的分布式操作性能,能够实现多设备之间的无缝协同。华为的多设备协同能力比苹果做得更好。”

最后是Sound X 智能音箱,尽管华为Sound X 智能音箱挂上了帝瓦雷的名头,拥有Hi-Res无损音质、一碰传音、智慧空间感知、振动平衡技术等特性加持,但是在外观方面,Sound X 智能音箱还是有苹果HomePod的影子,都是采用圆柱造型。

此外,在真无线蓝牙耳机领域,华为的FreeBuds3也跟苹果的AirPods在外观上的相似度也很高,都是采用长柄的设计。

IoT战略高仿小米

几年前,小米CEO雷军早早地预料到未来手机市场的竞争将变得很惨烈,单纯靠手机很难支撑起公司的高估值,于是在华为、OPPO、vivo等厂商忙着激战手机市场的时候,小米就开始布局IoT领域。

由于小米在IoT领域布局早,拥有了全球领先的AIoT平台,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截至到今年6月30日,小米依然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设备1.96亿台,同比增长69.5%;拥有5个及以上小米IoT平台设备的用户数达300万人,同比增长 78.7%。

小米在IoT领域的领先优势让华为心头为之一振,于是也发力该领域,华为智慧屏、华为路由、华为手环、华为智能体脂秤等纷纷登场,基本上小米有的产品,华为也会跟进推出。

小米在智能家居方面整了一个米家,华为就仿效弄了一个Hilink,有数码博主统计了小米、华为智能家居平台接入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发现小米接入了95家,而华为才接入8家。

由于华为在IoT领域刚起步不久,很多地方还不及布局多年的小米,考虑到华为有自研的海思麒麟芯片加持,以及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鸿蒙操作系统的独特优势,笔者预计华为高仿小米推出类似的产品,经过三四年的跟进,最终华为还是会在IoT领域会击败小米。

从华为的手机战略、生态战略、IoT战略紧跟竞争对手,亦步亦趋可知,事实上竞争对手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华为则是摸着竞争对手过河,那问题来了,当竞争对手们被华为甩在身后时,华为又该怎么过河呢?这是华为需要思考的。(校对/叶子)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