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吉娜和大老师说话不带“儿”,得有多难网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76
导读

无论北京人还是东北人,也是很委屈的:我们明明在好好说话,怎么就被当成段子了? 但你要说这是北方人在炫耀自己的普通话,他们又各个都成了窦娥。他们也想温柔可爱,只是在家门口用,就像投放在了错误的…

南方人,北方人,大家的普通话谁也没比谁好到哪儿去。

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吵架,365天都在营业。年夜饭吃汤圆还是吃饺子、指路到底说东南西北还是上下左右、熬过冬天究竟靠暖气还是正气、小强到底是一点点还是超大只……

南方北方,势不两立,也有例外,语言绝对是其中之一。面对一个“le”“ne”不分的lan方人,哪怕无数轮的教学最终以失败告吹,北方人还是锲而不舍:“是绳子,不是sún子”。

一些奇怪的说法,也引起北方人的不适,比如那些莫名其妙乱入的“子”字。举个栗子:

看起来北方人对于南方人充满敌意,不过在内心深处,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羡慕。特别是热恋中的北方女生,谁不想在暗恋的男生面前,从贾玲变成林志玲?!

吐槽也好,模仿也罢,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说话之道,早就无槽可吐。不要觉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你们北方人说话,南方人也有一肚子的火气和一脑门子的不解。今天,南方人“开杠”。

前几天,米其林北京指南的发布现场,主持人一句大栅(zhà)栏,不知道气晕了多少北京人。不过,他们早就习惯了。

同样是前几天,有两篇关于北京话的文章,成了爆款。又是考试,又是从地域和性格分析,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然后呐?!那些前门和前门儿不分的,不知道“大猴卵”是谁的,依旧一头雾水。

有着同款遭遇的还有东北内疙瘩的老妹儿和小伙儿,下图文字,默念10遍:

无论北京人还是东北人,也是很委屈的:我们明明在好好说话,怎么就被当成段子了?

其次,在很多人看来,北方人说的就是标准普通话。起码,他们能流利地发出“zh”“ch”“sh”,光是这一点,是南方朋友无法跨越的马里亚纳大海沟。

对普通话的捍卫,变成和南方人说话时,北方人的底线。普通话大讲堂,随时开讲。没有恶意,纯属想做个活雷锋而已。

但你要说这是北方人在炫耀自己的普通话,他们又各个都成了窦娥。拿北京人来说,他们压根儿没觉得自己说的是普通话,所以在别人群嘲“大猴卵”时,连他们自己都笑了。

其实,北方人的内心又何尝不羡慕南方人呐!花季雨季,你看了1000集《流星花园》和《海豚湾恋人》,胸有成竹。于是,你走到暗恋的学长面前,勇敢开口:“你今天放学有没有什么si要做?没有话,我们一起看电影啦”。学长看着你,字正腔圆娓娓道来一句:“能不能好好儿说话”。

想撒个娇,想装个可爱,想温柔如林志玲,真的太难了。于是乎,大家又纷纷做回了马冬梅。

北方人捍卫的不是普通话,是说话时的利索。这是他们天生的性格,谁也改变不了。他们也想温柔可爱,只是在家门口用,就像投放在了错误的市场:自己难受,听自己讲话的人,更难受。

北方人说话的缺点,在南方人看来,很讨喜。虽然说话的分贝有点高,倍速有点快,俚语有点密。不过,饭桌之上,南方人对北方人最多的褒奖除了身高,就是“特别爱听你们说话”。这其中,赵本山赵丽蓉和佟湘玉的老乡,应该最有感触。

作为北京人的本CO,深有体会。毕竟,很多人以为北京人都是郭德纲嫁接大张伟,人人都会说相声外加脱口秀Solo。

左右滑动图片,翻译大老师的话

北方人心里当然知道对方不带恶意,只能怪相声小品的带货。不过,与其说这是文化的魅力,实则呐?应该是北方话的魔性。关于这一点,大学宿舍曾有东北室友的各位,很想踊跃发言。

东北话门槛不算太高,基本可以用老少咸宜概括。即使你的fú lán口音再地道,加上个“咋”和“干啥”,就能上道。而且,它的传染性没有疫苗。看看吉娜,上《幸福三重奏》前,她和郎朗的同框,如下图所示,基本上就是王子与公主的样子。

结果,综艺成了吉娜的人设卸妆棉。满嘴东北话,贼拉地道。其中的功劳,全都属于“东北制造”的郎朗。

一个德国人都未能幸免,更何况作为“巨鹿路林允儿”和“宽窄巷子泫雅”的你。“东北爱丽丝”,是最终的归宿。

尽管如此,大家真的没在介意,作为“爆款”吉娜的前辈,福原爱作为东北顶级流量的历史,相当悠久。尽管,成为了中国台湾的儿媳妇,开口也是嗲嗲的味道。不过,对于东北话的呼唤,吉娜你听到了吗?!

相比之下,北京话就没有那么友好了。儿化音的魅力有多大,说错之后丢的人就有多现眼。此刻,真心劝告各位中国台湾的艺人朋友们,不要再说“哥儿们”“姐儿们”了,好吗?!

如果你觉得北方话这么魔性,南方人会把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抱歉地通知你:这简直就是窝头翻个儿——现眼!

虽然对于北方话的好感值在线,但它的存在对于无数南方人而言,很魔幻。你一定看过中文考试犹如绕口令般存在的阅读理解吧?北方话山路十八弯的脑回路,一点不输。

说句心里话,南北方搭配的情侣,日常生活应该很辛苦吧!

北方人嘴里的宝贝儿(bao bei-er),变成了南方人耳朵里的包贝尔(bao bei er)。

南方人嘴里的“我想给你整个世界”,北方人听到的回应可能是不耐烦的“整呗”。

牵手成功,甜蜜约会。北方的TA点了一首《那女孩对我说》,唱至情到深处,南方的TA皱起眉头。

TA为什么皱眉头?左右滑动图片查看

一看情况不秒,北方的TA切换歌路,希望用一首《Super Star》炒热整个场子。结果,这次连副歌都没到,对方就开始掩面微(chao)笑。

TA在笑什么?左右滑动图片解开谜题

南方的TA紧急出面化解尴尬“你唱歌好有趣,你造(知道)吗”,北方的TA可能就会变成窜天猴般地回击“我是挺能造的,咋地”。

语言的差异,摩擦出情感的火星子。于是,两个人开启干架模式。北方的TA做好了动手的预热,南方的TA准备好吵到双双中暑的预案。北方的TA气到深处口吐莲花,南方的TA满脸疑惑回怼一句:“说慢点我没听清”,直接把对方气到急诊就医。

别问我怎么知道这一切,生活是最好的导师。

南方话,北方话,今天不是要分出个高低胜负。就像甜粽子和咸粽子一样,各有各的魅力,各有各的嫌弃,所以,大家各自安好,开心就好。就是酱紫!

图片来源

东方IC / 新浪微博 / 豆瓣 / Giphy

时尚COSMO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