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在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为太阳系第六大天体,但太阳系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小行星,光登记在案的就有10多万颗,其中有一些就运行在我们地球轨道的附近,这类小行星就有地球相撞的很大可能。
近日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称,一颗长度约620米、横截面直径约200米的小行星将在圣诞节后元旦之前的12月26号近距离接近地球,速度每小时高达44,176公里,每秒钟约12.3公里,目前其正处于奔向地球方向的过程中。
一个小行星的编号为2000CH59,最早发现于2000年,这是一颗相当巨大的小行星,体积比上海中心大厦和武汉绿地中心还大,如果他撞击地球的话,可以释放出相当巨大的能量,如果降落到一个大城市中,可以将其完全摧毁。
不过从其当下的轨道运行轨迹来看,它还不会与地球相撞,其在12月26日的7点54分到达近日点,与地球的距离大致为0.0488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大约为730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9倍,所以大可放心,安心过圣诞节和元旦就是了。
在地球生命史上,小行星撞击事件曾经带来过多次灾难,已知最大的一次就是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了,科学家认为那次撞击是一颗直径8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地区,那次的撞击毁灭了地球上75%以上的生命物种,颠覆了整个恐龙家族。
所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是非常危险的,不过人类科技发展的今天,已经有能力对付这样的小行星,过去一年多来,日本的“隼鸟2号”探测器已经多次登陆“龙宫小行星”,说明如今人类凭借科学技术探测小行星轨道并且登陆小行星已经不成问题。
这种技术也可以帮助人类改变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轨道,如在小行星的表面引爆核武器等,避免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说明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较大灾难的能力,这正是科技力量的伟大之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