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的巴巴罗萨计划,因为缺少了这个重要因素造成闪击苏联失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94
导读

德国当年进攻苏联,在初期完成了几乎所有的预定目标,最后却功亏一篑,个中原因西方战略家总结了很多,什么天气因素啊,进攻南斯拉夫耽误了时间啊,调头打基辅不对啊,没准备足够的冬装啊的,诸如此类总结了很多,但是真正纳…

德国当年进攻苏联,在初期完成了几乎所有的预定目标,最后却功亏一篑,个中原因西方战略家总结了很多,什么天气因素啊,进攻南斯拉夫耽误了时间啊,调头打基辅不对啊,没准备足够的冬装啊的,诸如此类总结了很多,但是真正纳粹德国的军事上根本性的战略失策却没有总结出来--------这里我们排除其战争的不正义性带来的根本性影响,只从战争策略的角度出发分析。

其失策在哪呢?我们仔细看看德国的巴巴罗莎计划,会发现他们没有准备战略级别的预备队。当时德军的情报机构发回的情报是说苏联有200个师的军队(后来一开打,查明番号的苏军就有360个师),那么德国准备了550万人,看起来是很充足的了。问题是,苏联的国土如此之大,苏军的兵役制之下,形成了几乎所有人都是经过训练的战士这种可怕地兵员背景,加上其预备役的制度。就是说苏联实际上的兵力是千万这个级别的,这是个战争史上的超级怪兽。

按战争潜力,德军赢面是很小的,然而希特勒居然还有自大心理,不全力以赴的准备战争。

然而,现代战争光有人可不行,最重要的是支撑军队系统运行的工业和农业得良好保存。事实上,苏联在战争前期,其现役的主力军队基本全部都被消灭了,就是靠着强大的军工业加上良好的兵役制度,在配合着前方斯摩棱斯克和基辅两战打下来赢得的时间,迅速召集组建了500万以上的新军,这才最终稳定了局势,然后又靠着巨大的资源潜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所以这场战争德军想要获胜,关键点在于迅速的前进到苏联的主要工业区,在其没来得及转移前摧毁它,只要完成这一点就胜券在握。

那么德军的计划缺乏什么呢?就是这个战略预备队,若是三大集团军群之外另设一个总预备队集团军群,那后来的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战争是很复杂的事情,凡是能够把事情想得更复杂一点的,就一定要考虑复杂点,决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所以打仗的常识是不能把所有的兵力投出去,要留有预备队。

假设德军在三大集团军群外,希特勒手上还预留有70万到100万级别这样的总预备队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打成僵局的时候,在南方集团军群拿不下基辅的时候。他就可以把这个拳头打出去,直接迂回进去不在这两个战场纠缠,直接进攻莫斯科,摧毁斯大林正在转移的工业。

这个时候莫斯科上上下下一片混乱,主力部队不是被消灭就是被合围,新的预备役方面军还没来得及征召到位。德军要是有这么一直预备军群打进去,苏联真的就什么都没了,军工业被摧毁,反侵略的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那么对于德国来说,准备这样的一支百万级别的预备队可不可能。当然可能,从后来希特勒不断地征召部队投入东线战场来看,他的那种计划的后勤组织方式就是毛主席说的添油战术,把德军一点一点的投进去,然后被苏联军队吞噬。而中国的兵法,刘伯承说过出的一句话,杀鸡用牛刀,所以即使你在怎么看轻苏联你都要准备最大的力量。

那么,没有这样的总预备队军群,从军事统帅的角度来看,有没有办法从策略的角度弥补呢?有。

从德军进攻的战略角度来看其战法,希特勒和将领还是没有参透闪电战的要点。或者说他们没有抓住苏军的终极命脉,当苏军在斯摩棱斯克死顶的时候,当苏军在基辅死顶的时候。德军包围了这些军队,然后为什么一定要消灭光他,然后才开始指向下一个战略目标呢?解放战争时,东野消灭长春的国军了吗?

当你困死了这些军队,建立了大纵深的包围工事,就可以抽出很大的军力指向莫斯科了。这样既有足够的时间也有充足的军力和士气。而那些被围死的军队粮食极度缺乏很快就没有多少战力了,你打他干什么,你现在打他只是突然损失自己的力量。你把包围圈里的苏军消灭光,这个举动就和下围棋时,把围死的对方大龙,花个若干手把它全提掉一样。你这里在提死子,对方却在一步步的抢占大场。那你的胜仗不久等于白打了吗?不要笑,事实上就是这样。

合围死斯摩棱斯克后,中央集团军群无需全部消灭苏军,就可以抽调主力东进,甚至从北方、南方军群抽调装甲力量加强中央集群,趁着莫斯科惊魂未定一举拿下,这样因为莫斯科是苏联的铁路中枢,可以切断其所有的通往前方的兵员、物资补给,最关键的是可以打掉斯大林正在转运的工业。工业那么多,只要打掉一些个环节,就形不成军事体系。

比如你就只是打掉他的炼钢厂,或者炼油企业,或者是坦克厂,无论哪个环节都可以致命。

那你说,这个和小编前一篇文章说先打基辅是对的不是矛盾了吗?不是这样,一旦你花上两个月打掉斯摩棱斯克,这时莫斯科就已经惊魂初定,大军云集,很多工事就修好了。这时他基本就可以顶住你的进攻了,至少可以逐次抵抗顶到工业撤退完。

这里的关键就是要置斯摩棱斯克被围死的苏军于不顾(置长春于不顾,直取锦州),只要围定即可,全军扑向莫斯科,等这里面包围圈里的苏军反应过来,发现包围调有异,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而这时的莫斯科了顶不了那么久。只要达成歼灭莫斯科方向的苏军,摧毁转移的工业,那三个方向的苏军也只有投降一条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