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华轩
蒋介石去世时,张学良和宋美龄都还活着,蒋介石不会知道张学良的那个秘密了!
那个秘密宋美龄守护了一辈子,而蒋张半辈子的恩怨,令宋美龄有苦难言。
也许蒋介石早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只是不去触摸它,不想知道它,容忍它的存在,这就是大人物不一般的地方吧。
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护送蒋回南京的张学良被软禁。同是兵谏主谋的杨虎城,后来惨遭杀害。为什么张学良没死呢?为什么蒋介石对张学良网开一面呢?这还多亏了宋美龄帮忙。当年的美国驻华公使,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宋美龄为了保护张学良,和蒋介石大吵了一架。"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写了一副挽联:
关怀只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宋美龄过目之后,声泪俱下。她在回忆录中写到:
"蒋介石去世后的当天,就去了汉卿(张学良)软禁住所,告诉他,蒋介石走了,汉卿听了后,仰起脸长长地叹了一声,转身回到书房,写了副挽联交给她。"
短短的十六个字,道出了张学良与蒋介石半生的恩怨。往事如烟,终成历史……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去世,享年101岁。宋美龄得到消息后,忍不住泪流满面,极度伤心。据她身边的保姆回忆,宋美龄哭了好几天,并且数次叹息道:是我对不起汉卿,如果不是我,他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但是有一个秘密,宋美龄替张学良保守了一辈子。那就是她与张学良曾经有过一段男女感情,事实上这段感情是在宋美龄正式嫁给蒋介石之前的事。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提到:
宋女士就是我的保护神,如果没有她暗中照顾,我想我早就不在了。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西安事变不单只是张学良、杨虎城和蒋介石三人的博弈,还涉及到晋绥军、东北军等势力的角力。晚年张学良在做口述史时,对西安事变做了全面的回忆,还透露了一个他一生都在保守的秘密。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捉住了惊魂未定的蒋介石,并把他带到西安城的一个公馆。安定下来以后,蒋介石跟张学良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汉卿,我在华清池旁遗漏了一个文件包,是我随身携带的,里面有非常机密的东西,千万不能让人看到。"张学良立刻动身,赶到华清池后,所幸包还在,他觉得有必要打开看一看,就打开了文件包, 发现除了绘制的军事地图,还有就是张学良私下写给宋美龄的书信,张学良看到熟悉的信封,倒吸一口凉气!但信都没有打开,保存完好。
从蒋介石随身包里收藏的信件,可以推理出几个事实:一、在宋美龄和蒋介石成婚以后,宋美龄和张学良还有一定的私人交往; 二、蒋介石对宋美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监视,察看她的一行一动;三、蒋介石不想宋美龄和张学良继续交往,却又不想和宋美龄把事情说破,只好把信件扣了下来。
蒋介石为什么要故意把这些信件给张学良看呢?这里不得不佩服蒋介石心机深沉。蒋介石摆出这些信件,就是要告诉张学良,你小子作兄弟却勾搭嫂子,不仁不义呀,我知道这件事情,却没有为难你,你小子自己看着办吧。这让张学良心里感到愧疚,不好意思对他下死手,为自己保命多了一个筹码。
张学良和宋美龄的相识,是在1925年。
1925年1月底,也就是广东大本营筹划第一次东征的时候,奉军先锋张宗昌进入上海,到了盛夏的6月,奉军已大举南下,直逼长江流域,奉军势力达到顶峰,奉系和直系的又一场战争一触即发! 也就是在这期间, 24岁风流倜傥的张学良也来到了上海,他在这里结识了一个清新高雅的知性女子,一位20世纪最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就是宋家三小姐——宋美龄。 宋美龄从小在美国接受现代教育,知书达理。不过在她温柔娴静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刚毅的心。大姐二姐都嫁了当世豪杰,她这个小妹也不甘落于姐后,可当世能媲美大姐夫二姐夫的金龟婿实在太难钓了,二姐夫孙中山给她引荐"高富帅"谭延闿,她连连摇头不合心意,最终以结拜兄妹的方式降温处理,那些寻常男子又岂能入得了宋小姐法眼。 所以28岁的宋三小姐仍然待字闺中云英未嫁。
1925年6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举行的party上,张学良和宋美龄相识了,有可能是一见钟情。张学良是典型的"官二代"加"富二代",有权、有钱、有自信,何况还有一个"民国美男"的称号,风度翩翩,玉树临风,宋美龄见了焉能不心动? 自信的男人总是分外胆大,于是张学良开始约会宋美龄。张学良晚年回忆说,他们私下约会过好几次。至于他们的约会内容是去看电影,还是喝咖啡,又或是更旖旎的活动……张学良就不说了。故事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宋美龄成了第一夫人,张学良成了阶下囚。不过,这样一个操东北腔的高富帅与一个说吴侬软语的白富美之间的一段暧昧,倒是给大家留足了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