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程功 文|程功
编者按:有了电动车,本是一件美滋滋的喜事,但后面接踵而至的麻烦一点都不少。上篇文章我们详细说明了“怎么在家里安装一个充电桩”,看似拉根线就能成的事情,实则需要诸多条件。家里有桩自然舒服,如果家里没有桩,使用公共充电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期我们就教给大家一些方法,如何姿势优雅地找到心仪的公共充电桩?
[搜狐汽车·E电园·黑客] 关于充电的难题五花八门,甚至可以用“十万个为什么”来形容,为此搜狐汽车·E电园·黑客联合推出《充电“桩B”指南》系列文章,这次就聊充电这一件事,所有问题为您逐一解惑。当一切了然于心,其实充电一点都不难,本期咱们就聊聊 “如何姿势优雅地找到心仪的公共充电桩”。
[·新手找桩:手机导航比充电APP更易上手·]
由于我国的充电桩领域开放较早,很多大玩家看准时机,蜂拥而入抢占地盘。“特来电”、“普天新能源”、“国家电网”等充电桩巨头在全国已经布下几万个充电桩,凭借雄厚的资本跑马圈地。巨头们在画圈,只是苦了用车的新能源车主。“特来电”、“e充电”、“聚能充”、“充电桩”、“快速充”等等APP,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对于新手来说,其实大家更熟悉的手机导航,能够让初次“触电”的用户完成过渡。目前百度地图已经支持聚合查询,平台上综合了特来电、普天新能源、国家电网、星星充电、特斯拉和依威能源等九家充电APP,基本涵盖了主流充电桩品牌。
但百度地图只支持对“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提供扫码充电服务,其他品牌充电桩可以查询信息与导航。如果想充电,还需下载充电APP,毕竟“专业的APP,干专业的事儿”。
[·车主用桩:充电APP的三个“重点种草”·]
车主用桩的过程中,市面上的几十个充电APP各有所长,在用户体验方面也是良莠不齐。经过我们的测试与盘点,除了找桩以及支付这个必要的环节,还有三个值得“重点种草”的。
聚合平台多:联行逸充
普通的充电APP只支持自家品牌充电桩扫码充电,安装上所在城市的所有充电APP也没有必要,那么如果有一个充电APP能够支持多个品牌的充电桩,其实车主可以省却不少麻烦。这方面我们推荐联行逸充,它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以及星星充电四家公司合力打造,并整合了不少其它的充电运营商,总共接入公共充电桩39万个,占全国总量的85%,覆盖全国285个城市和地区、20多条高速公路。
在界面中,用户可以选择就近的充电桩进行充电。大数据能提醒车主哪个充电桩坏了、充电速度慢,甚至是电动车长途的充电路径规划、充电站油车占位情况多等等。
退费快:e充电
在车辆即将没电的情况下,很多车主会随便就近找一个充电桩进行充电,这个充电桩可能是之前从来没用过,一次充电之后也不会常常用到的。如果这个品牌的充电桩不能退费,那么充值后剩下的钱只能在APP中生锈。
退费这一环中,"御林军"国家电网的e充电做得早而且好。在充值后,用户可以随时选择退费,而且退费入口也在屏幕中相对显眼的地方。退款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退还,申请后显示0-3个工作日内到账,但经过实测,最快10分钟内就能原路退款至账户,十分快捷。
用户互动体验好:加电APP
很多的充电APP中,我们得到的消息都是来自官方的,对于“这个充电桩充电速度怎么样?”、“有没有油车占位?”、“设施完善程度如何?”这类问题缺少来自用户的反馈。经过我们的认真研究,加电APP在用户间互动方面做得不错。
加电APP是蔚来旗下的一款充电软件,一键加电业务“充电小哥”会反馈实际充电中的有效信息,凭借大量的真实数据,解答上一段提到的充电桩是否可用、是否有油车占位等问题。
真实的反馈带来了很高的可信度,能作为参考、但不能尽信,因为数据主要集中在蔚来品牌自己的车,对于其它品牌车型充电效率如何?涉及了车辆端充电策略、充电桩输出策略,以及二者之间的通信协议这个“连接的软件“的因素,而关于通信协议,正是《充电“桩B”指南》系列文章接下来要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敬请期待。
[·用桩技巧:有必要为了大功率充电桩绕远路吗?·]
功率越大充电越快好像是一条真理?具体情况具体看待,先上结论:车辆电池容量不到 45 kWh,完全没必要找大功率充电桩;电池容量在45–60 kWh 的车型,如果家附近或者顺路有合适的大功率桩可以使用,没必要特意绕远;对于电池容量在60 kWh以上的车型,那就赶紧找大功率的充电桩吧,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我们研究了一下新能源车型的充电速度,发现充电速度和车辆的电池容量息息相关。电池容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充电速度,就好像营养过剩一样,给它再多也吸收不了。
[·公桩现状:城区多郊区少 开着电车别乱跑·]
由于绝大多数电动车车主的用车场景都在城区内,所以充电桩也形成了“城区多,郊区少”的布局。
百度地图的数据显示,城区与郊区之间的充电桩数量相差悬殊。以北京为例,海淀、朝阳等城区内的充电桩共计950个,稍远一些的通州数量降为393个。但在更远一些的昌平与怀柔,数量则在100-200个之间。
至于北京周边的一些县城,充电桩数量多在50个之内,而且还有很大几率出现充电桩损坏、充电车位被占等情况。北京周边尚且如此,不同城市间的差距更加悬殊。
由于北方冬季气候过于寒冷,不适宜电动车行驶。如果一路向北,充电桩会变得越来越少。同样是来自百度地图的数据,东北地区充电桩最多的地方大连有164个充电桩。整个黑龙江省仅在哈尔滨有10个充电桩。如果一路向南,充电桩分布越来越密集,但也仅是在发达城市群之中,例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至于西藏等地区,仅分布有特斯拉充电桩。
如果开电动车跑长途,需要尽早规划好充电点。当然,如果你开的是某些可以随时随地呼叫一键加电的电动车,当我没说。
[·总结·]
正如《充电“桩B”指南》系列上一篇文章所说:在家充电的费用和时间成本都低,自然是理想的状态,但不“适合”并非不能。如今,各个充电企业的建设、运营也已具备了一定的体量,配合几十个充电APP,让在外充电这件事一点都不难。
接下来,即将到来的后补贴时代并非国家不扶植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了,而是从整车销售转向基础充电设施建设,即一波公共充电站的增长已成定局。更好的公共充电体验,看起来并不只是愿景,而是可期待的未来。
另外,充电速度因车而异,不同的车型充电速度也不相同。为什么有些车型快有些车型慢?为什么有些车型充电没有宣传的那么快?欲知详情,敬请持续关注搜狐汽车·E电园·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