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报道,江苏兴化市的张女士使用了当地美容院推荐的祛痘美白套餐几次后,直接住进了ICU。后经监管部门检测,张女士使用的面霜汞含量超标9千多倍。南都记者向江苏省兴化市公安局求证得知,这些劣质化妆品由广州亿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广州亿霖公司”)生产,警方还透露该公司生产的非法劣质化妆品流入20多省的近千家美容院,涉案金额在千万以上。 南都记者拨打广州亿霖公司电话核实情况时,对方在回复一句“我不知道啊”后挂断了电话,南都记者再次尝试拨打对方电话时被拒接。
把人送进ICU的“纯中药配方”护肤品
不含中药成分汞含量却超标近万倍
根据央视财经报道,江苏省兴化市的张女士在当地一家美容院购买了一款标称为“中医堂”的祛痘美白套餐,美容院声称这款产品是纯中药配方,没有任何副作用。
而就是这套“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护肤品,张女士在使用七八次之后,就使其先后出现脸部过敏、食欲不振、身体水肿、失眠、四肢乏力等症状,张女士最终因昏迷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一度生命垂危。
最终医院诊断,张女士患上了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肾病综合征。被折腾够呛后,张女士怀疑其从美容院购回的这套护肤品有问题,于是其向当地药监部门进行了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市场监管局从张女士购买护肤品的美容院获取了张女士同款中医堂美白面霜,据悉该款面霜外包装上宣称的成分有人参、天冬、黄芪、珍珠等十多位名贵中药。
如此高调的宣传,
却被检测结果狠狠打脸。
实际上,这款“纯中药配方”的中医堂美白面霜里没有任何中药成分,重金属汞却十分“充足”。检测结果显示,这款面霜中汞含量高达9427mg/kg,超过国家标准的9千多倍。 要知道,汞作为重金属物质,长期使用,会对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肾脏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损伤。
不仅添加超标千倍万倍的汞
还非法添加多类违禁药品
江苏省兴化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其是由江苏泰州市市场监管局手中接手这起非法化妆品案件的调查的。
据悉,根据警方调查,张女士所购买的美容院“高端”化妆品的加工地所在地为广州市白云区一家废旧厂区内。警方成功捣毁了这个非法化妆品销售网络的源头,抓获以段某、李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14人,查扣氯化氨基汞化工原料100余公斤,伪劣化妆品、原料等共计7.5吨,涉及十多个品牌,上百种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生产窝点的面霜类化妆品就有中药世家、颜氏信、李氏中药、百草堂等多个品牌,但这些外包装看上去截然不同的化妆品,内容物实际上都出自同一种半成品。 且经过检测,这些化妆品中的汞含量分别为2193mg/kg到17927mg/kg,最高超标一万多倍。
根据警方说法,除了美白产品中添加了过量的汞外,此次被缴获的其他类化妆品中有其他的非法添加各类违禁药品。
比如,精华液里面注射了硫酸庆大霉素,祛痘产品里添加甲硝唑和氯霉素,毛孔收缩精华则是通过氯化钠加工而成的。其中硫酸庆大霉素为第一代抗生素,副作用较大。
原料成本仅3元左右最高卖3千元
流入二十多个省市近千家美容院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用劣质原料混合违禁物质经简单灌装而成的化妆品,在套上中药世家、颜氏信、李氏中药、百草堂等看似高端的包装外套后,经层层转销,变成诸多美容院中的高端化妆品。
办案人员调查发现,由于无法通过正规渠道上架销售,这些价格低廉、见效快的有害的化妆品,基本上都流向了美容院。据称,类似非法化妆品的销售区域涉及江苏、浙江、安徽、天津等二十多个省市近千家美容院,涉案金额在千万以上。
在美容院中,这些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劣质化妆品,最高定价可高达3千元,但是其成本可能就10元不到。以张女士所使用的中医堂系列产品为例,其灌装成40g的成品,原料成本仅为3元左右,加上包装,成本也只有十元左右。警方介绍,美容院售卖给消费者时,这些产品的定价与成本之间大多相差60多倍多。
而生产这些劣质化妆品的企业,经南都记者向江苏省兴化市公安局求证,证实为广州亿霖公司。南都记者致电该公司核实情况,对方回复了一句“我不知道啊”后挂断了电话,南都记者再次致电,被对方拒接。
天眼查信息显示,广州亿霖公司由何挺投资1118万元于2017年建立,何挺旗下共有14家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其旗下公司主要为照明类企业,广州亿霖公司是其旗下唯一家涉及化妆品生产销售的企业。
关于该案件的最新进展以及处置情况,江苏省兴化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将在10天左右由当地检察院发布正式通告,南都记者将持续关注此案件进展。
消费提醒:
如何根据化妆品标签标识的内容
判断化妆品的合法性?
国家对化妆品包装上的标签信息有明确规定,必须标注的内容如下:
1.产品商标和名称,外国在中国的代理商,除标注英文外,还要有对应的中文。
2.包装、分装者注册的名称和地址。品牌产品一般都标注自己的网站,有的甚至还标注电话号码。
3.净含量。一般用质量或体积表示,有的也用长度表示,如唇膏。
4.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
5.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许可认证QS标志;企业的卫生许可证编号;产品质量执行标准号。(从2017年7月1日开始,产品标签上只标注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质量执行标准号。)
6.注意事项、使用指南、储存条件及产品中的所有成分标识。我们国家明确规定,2010年6月17日以后生产的化妆品必须在标签上标注化妆品的全成分。那些在标签上没有进行全成分标识的化妆品是不符合化妆品行业的法规要求的。
7.特殊用途化妆品还应有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如:国妆特字G20140789。
8.进口化妆品还应有进口化妆品批准文号或备案文号。对于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应有批准文号,如:国妆特进字J20080002;对于进口普通化妆品应有备案文号, 如: 国妆备进字J200994505。
在选购化妆品时,消费者可登陆国家药监局网站进行查询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南都见习记者 钱小莉
编辑:钱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