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商务 » 正文

企业5G致失明?行家告诉你_纯属谣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35
导读

谣言称,5G载频是毫米波段,毫米波对眼睛伤害很大,可能回导致黄斑变形,时间过长还可能导致失明。实验数据表明,目前在售的正规品牌的手机产品SAR值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值,说明市面上的手机基本都可安全使用,不…

12月3日消息,近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和首都互联网协会等多个组织联合发布了“11月‘科学’流言榜”,对此前网上流传的多个谣言进行科学辟谣,其中就包括有关“5G致失明”的谣言。

谣言称,5G载频是毫米波段,毫米波对眼睛伤害很大,可能回导致黄斑变形,时间过长还可能导致失明。

这种说法可谓漏洞百出,首先,毫米波是波长在1-10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其无线电频谱应在30GHz-300GHz之间。而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所使用的都是频段在3Ghz-6Ghz之间的厘米波,而非毫米波。

其次,业界用SAR来表示电磁波能量吸收比,SAR值越大,对人体伤害越大。目前我国的SAR安全标准数值为2.0W/Kg,手机等产品想要入市销售就不能超过这个数值。实验数据表明,目前在售的正规品牌的手机产品SAR值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值,说明市面上的手机基本都可安全使用,不会在电磁波方面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5G会致失明更是无稽之谈。

另外,“黄斑变形”的确切说法应该是“黄斑变性”,这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老年人会因为视网膜组织不断薄弱和退化,从而引起黄斑功能的衰退。而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除非像是登雪山不戴护目镜而使自己的眼睛处在极端条件下,这样才会出现黄斑损伤的情况。

同时,此次的“11月‘科学’流言榜”还澄清了鼠疫无药可治、有的牙膏能杀灭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病和胃癌等众多谣言,为人们科学解释了诸多疑问。

本文编辑:于言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